三峡日报评论丨致敬郑学群

2018-04-17 07:12  

“脱贫铁人”郑学群是一条硬汉!

他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但他的影响力超凡。他带领一众乡亲,坚持不懈修路,用20多年光阴劈山修路5.7公里,让祖祖辈辈的山里人过上了靠产业致富的好日子。

越走近郑学群,越感到他身上拥有一些优秀品质,让我们可敬、可亲、可学。

我们致敬他为国分忧的英雄气。位卑未敢忘忧国。身处大山的郑学群对国家有一种朴素的情怀,理解国家这个大家庭的难处。凡事先考虑自己承担,而不是向上伸手。采访中,记者反复问他,这样大的工程,为什么要凭一己之力而为,怎么不请求上级帮助和支持。他豁达地一笑,“家大口阔,哪里照应得过来!”这种家国情怀不正是众多奋斗者的共同精神特质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为国分忧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我们何愁不能早日甩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学习郑学群,就要少一点攀比、多一点分担,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

我们致敬他自主脱贫的坚强心。修路,不仅是改善路径,更是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郑学群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知之深,爱之切,自信能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在别人纷纷外迁、逃离穷窝时,他毅然选择了留守;当别人抛却农田外出务工时,他主动将其土地流转到自己名下,悉心耕种;当别人都担心势单力薄路难通、致富无望时,他坚持年复一年埋头干,终使山货成了香饽饽。这种一往情深的故园情怀,这种奋发图强、向贫困挑战的自主脱贫意识,正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原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我们致敬他久久为功的拼搏劲。凭血肉之躯,凿石开路,何其艰难。一脸沧桑、两手老茧、已显佝偻的身躯,见证了郑学群为修路、为脱贫、为致富付出的代价。他坚信,再坚硬的岩石,也硬不过人的意志,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凿通。既然选择了自主脱贫,纵有千难万险,也要一如既往地扛下去、往前走,容不得三心二意、畏首畏尾,更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郑学群通过锲而不舍的拼搏奋斗,最终打通了“脱贫最后一公里”。由此深刻地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这种久久为功的耐心、韧劲和拼搏精神。

致敬郑学群,我们更要学习郑学群!(三峡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