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 宜昌挥出五个加速转换组合拳

2018-06-06 07:05  

“壮大实体经济 推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汉召开

宜昌挥出“五个加速转换”组合拳

6月5日,宜昌高新区生物工业园区人福口服固体制剂厂研发中心科技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试验。据悉,宜昌人福现有科研及技术人员近1100人,每年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2%。 本报记者 黄余洋 本报通讯员 陈然 摄

6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汉组织召开“壮大实体经济 推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这是全省“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卫东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宜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宜昌市以新思想、新理念引领转型发展,正确处理“质和量、产和城、内和外、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挥出理念、动能、结构、效能、机制“五个加速转换”的组合拳,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化工产值一度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全省化工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宜昌加速理念转换,以壮士断腕决心强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促进经济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据悉,宜昌去年关停化工企业25家,化工产值占工业比重下降到19.8%,精细化工占化工比重提高到30.2%。

在加速动能转换上,宜昌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动能。一季度,全市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5%;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另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优化提升旧动能。我市今年将完成技改投资700亿元以上,确保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不低于50%。

“一季度,接待游客1591万人次、增长21.1%,旅游收入达161亿元、增长32.7%,外贸出口增幅较同期提高29.1个百分点。”这是宜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投资和需求结构转换交出的成绩单。记者了解到,宜昌的产业结构也在加速转换。去年,宜昌第三产业增长9.5%,占GDP比重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9%。

此外,宜昌还在加速效能转换、机制转换上取得了突破。一季度全市不良贷款率仅1.30%,比年初下降0.47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净增11天。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高于GDP增速。《湖北自贸区总体方案》分解到宜昌自贸片区的165项任务,60项已落实;国务院明确的前两批自贸区112项改革经验复制推广任务,宜昌自贸片区已落实81项,并形成了首批16条自主创新措施。

记者了解到,今后一个时期,宜昌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大关系”,按照湖北改革发展“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要求,突出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两大重点,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宜昌高新区、市发改委、市经信委负责人,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答记者问

宜昌高新区:

全面深化自贸片区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宜昌自贸片区是国家赋予宜昌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将用好这块金字招牌,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宜昌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汪元程表示。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宜昌高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探索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全省首推环境影响评价“负面清单+豁免清单”管理制度,发出全省首张环保审批豁免通知书。目前,宜昌高新区正在抓紧制定工业建设项目“标准地+告之承诺”改革试点方案。

推动改革创新。聚焦创新创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大胆革新,形成了56项改革创新经验。通过改革,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降低,企业登记注册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投资报建审批时限压缩到66个工作日。

加快双向开放。启动宜昌电商产业园建设,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引导300-500家电商企业入驻。积极支持科力生在海外办工业园,支持黑旋风锯业、长江钢琴、人福药业在海外建立加工基地。积极对接汉欧班列,确保每周一趟常态化运行。

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期将重点引进奥特莱斯商城、平行进口汽车展销中心、三峡区域洋酒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京东物流基地等项目,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扶优壮强推动技改升级,确保全市下达的54个技改项目达标达产,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

市发改委:

“项目建设+有效投资”壮大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宜昌始终坚持“项目发展以产业为重,产业发展以实体经济为重,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重”的思路,扩大有效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出速度回升、结构趋优、质量向好的良好局面。

“广汽乘用车、三宁化工搬迁转型、东阳光原料药等一批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先后开工。”发布会上,市发改委主任郭康新接受记者提问时说,我市前5个月先后集中开工项目128个,项目总投资1026亿元。1-4月,全市亿元以上新开工转型项目163个、居全省第1位,完成投资额150亿元、居全省第1位;5000万以上投产项目数236个、居全省第1位。

在工业技改三年行动中,宜昌推出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和1亿元市级专项资金,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一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38.7%,较去年同期提高29.3个百分点。”

同时,围绕提效抓服务。坚持市级领导“首席服务官”制度,研究出台“双招双引”协同推进实施意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进“多管合一”“多规合一”,全面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有效激活民间投资。1至4月,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98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 118个。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及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5%、19%。

今年,宜昌共有19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18个,完成投资6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已提前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市经信委:

以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市经信委主任石显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将从有序推进‘关、改、搬’、高标准推进专业化工园区建设、严格产业项目准入管理、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建立推动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五个方面,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有序推进“关、改、搬”。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有序推动全市化工企业分类施策方案实施,抓好34家关停企业的主体装置拆除、人员安置、厂区清场、土地整治等“四清”工作,加快推进32家搬迁企业的搬迁入园技改项目建设,稳步推动8家退出企业的转产发展,大力实施60家企业的就地改造升级。

高标准推进专业化工园区建设。宜昌将加快推进宜都、枝江两个专业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提升园区规范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严格产业项目准入管理。强化安全、环保、工艺等指标约束,严控项目准入关,对淘汰、限制类项目,以及“优化提升区”外新建、扩建化工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与企业磷矿资源配置规模挂钩的约束机制,力争到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

建立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补齐产业链短板,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补齐安全环保短板,支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技术改造。

(三峡日报记者 熊东华)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