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评论丨悉心呵护我们共同的诗与远方

2018-10-18 07:04  

因为“怕麻烦”,游人不愿委身绕道,不惜让脚下的庄稼遭殃;因为“怕麻烦”,老伯不愿另辟蹊径,一斧头断了众人的念想。透过“共籽树”的遭遇我们发现,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选择性漠然,归根到底,是人们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仍缺乏足够的敬畏、包容和耐心。

时下,游人拍客追逐乡野风光已成时尚。一花一木皆成风景,半山半水亦作文章,未经“加工”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追求美好快乐生活的重要承载。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崭新模式下,生态修复成效显现,景区的“边界”日渐模糊,具有观赏与服务功能的景观廊道应时而生、串珠成链,为人们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追寻诗与远方提供了便利。

而另一面,因为“怕麻烦”的心态,也让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稀释了原本属于乡村田野和自然风光的“话语权”。比如,一些乡野风景由于没有“官方认证”且缺少相应的维护成本,其生存状况也纯属“自然状态”,其好坏甚至“仰仗”着观景者的素质与心情。又比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因为图简单、求显绩,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纸上一条线,地上一把铲,忽略山水之势、草木之情的也并非个别。这表明,生态与人文的“双修”,还远远没有跟上人们追求美好的步伐。

生态是风景的本底。为了让原本作为城市风景外延的自然之美不提前谢幕,需要我们在生态保护这堂“必修课”中,换观念、转作风、善作为,用“不怕麻烦”“自找麻烦”的悉心,重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赋予乡野风光和自然资源的“权柄”,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着力点与平衡点。

远安高楼村至党家湾旅游公路修建中,曾被几株树龄50年以上的木子树拦路。面对既定规划,建设者没有因为“怕麻烦”而除之后快,而是以创造性保留替代清除,修建中充分预留树木生长空间,合理避让又巧妙相融。如今,这几株挺立于道路中央的木子树已远近闻名,成为游人争相合影的“网红”。这道独特风景,充分印证了尊重自然、牵手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文明之道,就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自然可敬,万物有灵。当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少一点激进,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盲目,多一点钻研,不怕麻烦,悉心呵护每一寸生态环境,重视景区景点的同时也珍视乡野美景,留住自然之美的同时建设人文之美,大美宜昌的处处将是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诗与远方。(三峡日报评论员)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