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脱贫”观察

2019-03-16 07:15  

近年来,兴山县立足实际,在开展农村精神扶贫“四扶四强”专项行动中,创新“大宣讲”、传承“大文化”、打造“大平台”,把激发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作为重要工作,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3月12日,全市农村精神扶贫专项行动推进会在兴山县召开,记者随参会人员一起,感受了该县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脱贫”的力度。

一个舞台凝聚起民心

“好,精彩!”3月12日,在兴山县昭君镇陈家湾村城南小区,一阵掌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在小区的乡村大舞台上,社区每周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

“这样的演出,我们每周都举行。居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大家都很积极。”演出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兴山县,很多村都有这样的小舞台。茶余饭后或是节假日,村里的文艺骨干们就会登台,用兴山民歌、薅草锣鼓等本土文化元素,老曲新唱,将惠民政策宣讲和农俗文化传承相结合,把党的惠民“好声音”送到群众身边。

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致富信心,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撑,该县面向农村重点发力,创新推进“大宣讲”,利用小舞台、小喇叭和微课堂,创作接地气有人气的文艺作品,开好屋场院子会,让身边人说身边事。2018年,开展各类宣讲7200余场次,受众人数17.5万人次。

一个平台树起正能量

今年77岁的闵光玉是古夫镇深渡河村民,从2017年开始,他每月都能收到子女存在“孝心银行”的330元“孝心款”,300元由其子女缴纳,县、乡镇、村各补助10元。

“每月按时拿孝心‘工资’,这日子过得甜蜜!”在自家院子里,闵光玉向记者细数着现在的舒心生活,“自己有保障,儿女有孝心,家里一团和气,我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据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介绍,全县开创“村民自治、家庭为主,子女首孝、社会互助”的农村养老新路子,全县7478户8863名7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取“孝心款”。通过这一形式,不仅能让老人晚年生活有保障,也能校准道德的坐标,引导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养老、敬老孝老的行列中来,全县尊老敬老的氛围日益浓厚。

据统计,自农村孝心养老基金运行以来,共收取孝心款934.27万元,筹集补助资金151万元,发放资金894.45万元。

为了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兴山县还建设了爱心扶贫众筹中心,在线下成立“爱心超市”,贫困群众可以超低价选购家用电器、日用品、服装等各类爱心物资。

一个产业托起致富希望

3月12日,兴山县昭君镇“昭君别院”慢时光奶茶店内,老板崔邦菊忙个不停。“现在昭君别院越来越出名,游客也多了,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崔邦菊对未来充满憧憬。

地处香溪河畔的陈家湾村,过去脏、乱、差,村民长期以来陷入贫穷落后的状况。

2015年,兴山县投入2800万元在陈家湾村建设“昭君别院”,成立宜昌市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旅游。昔日破败不堪的村庄变成了童话小镇,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大家开起了农家乐、酒吧、民宿,入股合作社,把土特产变成了旅游商品,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目前,昭君别院已经打造出“美食一条街、电商一条街、民俗一条街、农特产一条街”的雏形。

“我们将用精神扶贫固本培元,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神撑起来、信心树起来、本领强起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宏伟表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熊东华 张宇新)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