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观察

2019-03-29 09:55  

群众在哪儿 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儿 夷陵区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观察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夷陵区积极主动、先行先试、创新推动,形成了“3456”格局,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3月28日,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在夷陵区召开。百花齐放,各有芬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夷陵区是什么模样?记者随参会人员一起进行了实地探访。

整合资源

阵地建设全域覆盖

在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侨之韵”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快板赢得与会人员阵阵掌声。

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新峤介绍,年初这支队伍来到中心寻求支持,中心不仅为她们解决了排练场地的问题,还推荐她们参加演出。“这个艺术团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分队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去年8月,夷陵区统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把青少年活动中心、 家庭博物馆等场馆进行升级改造,改组为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形成中枢。

在陈新峤看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以志愿服务为核心和引领,凝聚并引导群众去参加文明实践。“通俗地说,就是把志愿服务活动的‘我给你’,提档升级为文明实践活动的‘我和你、我带你’。”

依托党建示范带、文化广场、景区景点等平台,夷陵区围绕“1+N”多级文明实践体系,推进阵地、队伍、活动“三项整合”,打造中心、所、站、路“四类样板”,目前已建成1中心、3分中心、13所、20站、5路等42个试点样板,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色化、全域化发展。

点单上菜

志愿服务精准发力

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墙上的志愿服务超市结构图回答了大家的疑惑。

“老百姓的需求是一级菜单,哪些志愿者队伍能进行服务是另一级菜单,能提供哪些服务是第三级菜单。”陈新峤介绍,通过设置三级菜单,依托夷陵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该区组建了“五个课堂”宣讲、主城融合、精神扶贫等8支志愿服务分队,生态治理、产业转型、文化下乡等94支志愿服务支队,网上注册志愿者达到9.2万余人,占全区人口18.3%。

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超市,对志愿服务内容进行整合,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夷陵区涌现了“五个课堂”“生态小公民”“黄柏河畔”等一批文明实践特色品牌。

“以前的志愿服务,各个单位都在开展自己的特色活动,存在项目供给和群众需求不对等的情况。”陈新峤表示,通过“点单+派单”,让志愿服务和群众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也让服务活动更有“温度”。

人人参与

多元活动彰显特色

在许家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于民宿建设的专题培训吸引了众多村民参加;在望家宗祠家风传承课堂,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下堡坪乡,九山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传胜练就了把天下事”讲成“身边事”的“独门绝技”……

如今在夷陵区,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百姓的生活。

陈新峤介绍,在夷陵区,让群众知晓、了解、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一种参与形式。同时,能够反映群众需求、反馈文明实践所见所闻、评价并传播文明实践的人和事。当好文明实践信息员、观察员和评论员,也是一种参与形式。

面对新时代的农民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新诉求,夷陵区以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全区三大攻坚战和主城融合战略,打造了具有夷陵特色的“五个课堂”和“六项实践”,推动夷陵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起来、“活”起来。

此外,该区还集中开展了人情风治理、菊花展、“三下乡”、元旦长跑、河长治河畅游黄柏河、官庄龙泉长江市场庙会、“我和我的祖国”传唱等一系列区级文明实践活动97场次,站所级文明实践活动610场次。(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熊东华)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