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蝶变景区式街区

2022-05-13 06:51   三峡日报  

初夏时节,从城区隆康路上行步入桃花岭,绿意盎然、满目皆景,清风拂过桃花巷,树叶沙沙作响,文艺范儿的院墙一眼看不到头,像是在诉说着桃花岭不同寻常的故事。

桃花岭,原是宜昌古城外的一座荒岭。1930年,宜昌实业界名人周楚江在山岭上购买了一片俗称“竹林子”的荒芜岭地,并在南北两园种下了3000株水蜜桃树苗,春来花发,遍岭飘香。岭的中部原有一条小径,农民进城,商人下乡,见此情景皆赞不绝口,桃花岭一名很快流传开来。

5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西陵区云集街道桃花岭社区的桃花苑小区。这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区是桃花岭的核心区,也是宜昌城区典型的老旧小区,乱建多、道路破、管网旧等顽疾凸显,如今,只见柏油路平整干净、绿化带花团锦簇、文化墙文艺怀旧,监控道闸、健身器材、晾晒区、收件宝、直饮机、充电桩……但凡新小区有的配置,这里也一个不少。

“眼瞅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老邻居们其乐融融,我这个业委会主任也是满满的成就感哪!”谈及小区的蜕变历程,70多岁的老党员孙永万乐呵呵地说道。

2020年,宜昌市投入9000余万元对桃花岭片区开展综合改造。如何改到居民心坎上?“不怕居民有意见,只怕居民没组织。”桃花岭社区牵头成立业委会和小区党支部,再由业委会组织推选楼栋长,把组织设在“家门口”,群众的“声音”听得更清。

“小区没物业,安保和保洁无法保障。”“楼栋不好找,应该结合‘桃花’二字给巷道取名!”“停车位太少了。”一月一次的小区治理“月月谈”会议在桃花岭社区三楼会议室定期召开,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下沉党员近50人踊跃参与,现场收集问题清单9条。这个依托社区搭建的小区议事平台,实现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解、民事民评。

“要让群众满意,就得把话语权交给群众。”桃花岭社区党委书记黄华蓉介绍,纳入片区改造的9个小区目前已完成基础改造,社区正逐步推广桃花苑小区探索的“业委会自主物业服务模式”,并已在面积更大、楼栋更密的行署小区开启。

2021年,市委深入实施筑堡工程,作为宜昌“筑堡工程”试点社区,西陵区对桃花岭社区的定位是打造“具有烟火气、市井味、文史感的景区式街区”。“新的定位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意义上的更新,还要将历史、文脉和现实场景,全面融入小区改造及街区打造中,内外兼修。”黄华蓉介绍,“桃子剧场”备受居民追捧,就是社区采取市场化运作,吸引文创团队和市场主体进驻,激活文化因子的范例。

“唐僧骑马咚啦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五一”期间,桃花岭街区桃子剧场欢声笑语不断,刚进驻的儿童剧创意团队“贰月剧场”在此连演5天,吸引了辖区众多家长和孩子前来捧场。

在桃花岭6-14号,这个占地800平方米的复合型、功能性群众活动阵地“桃子剧场”,是桃花岭景区式街区打造的核心项目,集邻里生活、公共服务、文化休闲、全民学习、创新创业等多个场景于一体,融合了艺术表演、跨界美食等多种业态。目前已有西陵区音乐家协会、诚盈中医药文化公司、贰月剧场等12个团队入驻街区,共同参与景区式街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

背街小巷是社区的“毛细血管”,也留存着历史文化记忆。桃花岭社区因地制宜进行更新改造和利用,在“以用促保”中,推动历史与现代交融,唤醒社区活力。“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行走在改造扩建后的桃花巷,写满治愈系文案的围墙,通透走心、耐人寻味,引得不少人专门到此拍照打卡。

从“蓬头历齿”的杂居小区到新晋“网红街区”,这是宜昌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也是宜昌实施“筑堡工程”的生动诠释。(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朱可江 宋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