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治、良田、良种,物联网护航——枝柘河畔“长阳粮仓”焕发生机

2022-05-31 06:12   三峡日报  

插秧机臂飞快地旋转,变出一行行整齐的秧苗,一块块稻田像一张张巨幅画板,鲜亮明快。远处,枝柘河依偎着稻田,物联网监测仪则睁大了“眼睛”……5月29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枝柘坪片区450亩高山冷水稻田开始插秧。这个曾饱受水患困扰的“长阳粮仓”正孕育着新的丰收画卷。

“450亩秧,两天就可以轻松栽完。”长阳稻鱼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厚森说,这450亩稻田之前是356块小田,你一块我一块,形状各异,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成16块大田,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

9号大田里,一台物联网监测仪正在“捕风捉影”:风速、温度、空气湿度以及稻田内的苗情、墒情、虫情等参数都将被捕捉,并实时回传。“这里聚集了国内水稻种植众多前沿科技。”长阳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副主任覃卫林打开手机里的智慧农业云平台,这些指标一目了然。

“育秧采用农业农村部2021年十大引领技术之一的大钵体育秧,苗更壮了。”姚厚森如数家珍:今年引进的新种子播种较晚,抽穗扬花期避开当地的高温,授粉更充分,稻穗更饱满,口感和粒型更好;测土配方施肥、“两减一增”修复让地力明显提升;打药、施肥用上了无人机。另外,稻鱼共生也是他们的特色。

“去年首次播种的280亩稻田亩产550公斤,比周边分户稻田的产量高出两成多!”覃卫林说,整治后,用水减少,水土保持改善,良田配良技,增粮又增效。

据介绍,平均海拔600米的枝柘坪片区四面环山,枝柘河滋润着4000多亩高山冷水米稻田,自古就有“长阳粮仓”的美誉。但2016年以来,受地形、气候等影响,枝柘河频繁决口,冲毁稻田,粮仓之誉大打折扣。2020年下半年,当地“举全县之力”,上马枝柘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大视野出发,治水与整田并行,确保实现旱涝保收。

“农田整治后,村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反租给村委会,村委会再统一承包给市场主体。”枝柘坪片区青龙村党支部书记刘诗武说,有了集体的托底,去年280亩稻田顺利流转并实现了播种,今年达到450亩,明年将达到800亩。

插秧当天,69岁的村民覃德清也过来帮忙。他对洪灾仍心有余悸:山洪三次滚进稻田,几乎五年无收。如今他家的两亩稻田租给村委会,他在稻鱼香打零工,“150元一天。”2021年他干了近60天,挣了8000多元。(记者万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