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底绘就高质量生态画卷——宜昌建好守好三峡生态屏障纪实(下篇)

2022-06-13 06:46   三峡日报  

6月初,在长江葛洲坝水域,江豚妈妈带着小江豚 “露面”戏水,温馨画面被市民抓拍后上传网络。有专家判断,这或许是长江干流宜昌城区水域今年第一头新生江豚。

江豚是水环境的“晴雨表”,之所以成为市民眼中的“常客”,得益于宜昌坚定不移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守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从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到长江流域禁渔禁钓,再到岸线修复、植绿增绿、建设公园城市,近年来,宜昌以“主人翁”的姿态“共抓长江大保护”,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升级启动长江高水平保护,以绿色为底绘就了一幅生态美卷。

建绿“心”、享绿肺,城在山水之间

初夏的周末,阳光划破天际,沙河公园又热闹起来。

游人三五成群,或拍照打卡,或闲谈散步。河道中央,人工浮床绿草丰盈,不时有野鸭掠过;浮床旁的曝气机,借助太阳能为湖水增氧,帮助水体循环和水生植物生长。

沙河公园是湖北省首个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由市住建局牵头实施,其建设采取“4.5+7”模式,即用4.5年时间,采取清淤、清漂、截污、引水、造景、扩容提标污水处理厂等措施完成综合整治;再经过7年综合开发,将沙河片区打造成集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棚户区改造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

历经5年的系统修复,沙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已经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目前,沙河湿地公园绿地面积已达78公顷,水域面积25公顷。自元旦开放以来,高峰期人流量达3万人次。

水清、岸绿、景美,沙河新晋“网红打卡地”,被市民称为城市“绿心”“绿肺”。

与沙河整治所运用的方法一致,宜昌给出水体污染防治的“优解”: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

目前,宜昌忙着对西陵区葛洲坝段、伍家岗区中南路段等13个片区约900公里的地下管网进行全面“体检”。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技术员操作检测“机器人”深入地下管道,记录内部情况并传输至地面监测控制器。

摸清“底数”,再“对症下药”。该项目是宜昌主城区污水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二期的重要工程。管道是否破损、有无淤堵情况,工作人员在地面就能掌握“病情”。待检测完毕,项目实施将事半功倍。

“管网建设和维护管理是城镇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网”二期工程总投资38.99亿元,建设期5年,建设内容还涉及宜昌市“一江两岸”污水厂网新建和改扩建、点军区段长江岸坡生态治理、智慧水务等。

管网老旧,是老城区难以焕发年轻态的症结。于是,宜昌市通过清(雨)污分流改造、空白区域管网完善、新建沿江截污干管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同时,在万寿桥、大公桥两处修建调蓄池,新建东山地下水质净化厂,进一步提升污水日处理能力,补齐城区基础设施短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随处可见生动的实践场景。近年来,宜昌从政策、标准、产业等环节进行引导,建立绿色低碳建筑上下游产业链,推行绿色施工,推广绿色低碳建材,不断提高建造过程绿色节能水平……一座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倡导着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峡江之城的一抹抹亮色。

宜昌还加快推进“三环十二射”城市路网建设,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完善慢行系统、铁路高线绿道,加速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抓转型、筑屏障,产业更为“清澈”

绿色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产业的含绿量、含新量。

宜昌抢抓“双碳”战略带来的产业变革机遇,下大力气推动传统化工转向精细磷化工、绿色化工,下定决心抢占新能源、新材料赛道。

数年攻坚,宜昌基本完成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告别“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和“化工围江”,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也由整治前的18.6%提高到40%以上。

腾退更要育新。宜昌提出,精细化工产业向新能源电池、动力总成、储能新材料持续跃升,向高端纺织面料、医药中间体延伸拓展。

如今,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在宜昌加速形成。

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塔吊森林拔节生长;在枝江姚家港化工园,海科新能源电解液溶剂项目工地,场平与桩基施工同步进行。

与此同时,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兴发电池关键材料、天赐磷酸铁新能源材料等项目工地热气蒸腾,虎力全开。

延链补链强链,绿色化工加速向新材料产业迭代。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宜化6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南炼精细化工生产基地项目、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提升产业“绿值”,端牢化工饭碗,关键要答好磷石膏综合治理的“实战题”。

2021年12月,湖北三峡实验室揭牌成立,将围绕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硅系基础化学品和化工高效装备与智能控制等五大研究方向,为全省乃至全国化工产业裂变升级提供“硬核”支撑。

目前,三峡实验室首批基金项目已启动实施,其中“磷石膏在建筑材料中的大规模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重大集成项目,获资助金额500万元。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宜昌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优势正不断释放澎湃动能。

当下,宜昌正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电力,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能源之都。

3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能源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在宜昌秭归新港首航。自此,“电化长江”有了“最优解”。

深入推进“气化乡镇”工程,提升居民生活“气质”。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主城区均开通天然气,全市40个乡镇用上了天然气。

领跑绿色发展新赛道,宜昌用“清澈的GDP”向长江作答。

爱生活、护环境,绿色常伴左右

2月25日上午,宜昌200多名干部职工在点军区走马岭义务植树22.3亩,为长江两岸再添一片新绿。这样的植树活动,今年宜昌各地共组织207场。

植一棵树、造一片林、添一抹绿。对宜昌市民来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互联网+义务植树”则是市民植绿增绿、爱绿护绿的新方式。

或集体报名,或以家庭为单位,全市每年200多万人次履行植树义务,各类尽责形式折合植树800万株以上。

“通过抚育管护、设施修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植绿、护绿,‘十三五’以来,宜昌森林覆盖率从 65.02 %增加到68.59%,位居全省前列。”市绿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把树植在大地,更要把绿“种”进心中。

走进西陵区绿萝路小学205班,一场围绕保护长江的讨论异常热烈。“长江是母亲河,我们要保护她!”“不乱扔垃圾,也是保护母亲河”“我们应该少用白色垃圾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以《生态小公民》课程为平台,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是宜昌市深入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宜昌市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编撰《生态小公民》系列读本,让生态环保知识进课程、进校园、进家庭,全方位营造生态育人环境,让环保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在“生态小公民”带动下,一批“生态好公民”相继出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化身为生态保护者,用自己的力量保护长江母亲河、守护宜昌青山绿水。

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早晨6点起床、6点半到现场、7点开始捡拾垃圾……这是“三峡蚁工”志愿者的统一作息时间。

这支成立于2015年的志愿者组织,已由最初的1人,发展为参与者达5.56万人次,开展活动600多次,累计捡拾垃圾近1100吨。

作为发起人,李年邦在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见证了长江环境的变化,“如今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垃圾越来越少,可以看出长江宜昌江段的环境在一天天变好。”

绿色,是一种发展理念;绿色,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绿色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习惯。“厨余垃圾扔进大桶,其他垃圾放进小桶……”为了便于分类,映象左岸小区居民夏金枝在家里准备了两个垃圾桶,“垃圾分类是好事,我们大力支持,好的环境大家都喜欢。”

2020年以来,92个市直机关及所属单位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100%,废旧物品回收率达到100%,由垃圾分类带来的固定资产处理收入达30余万元。

碧水蓝天,绿植摇曳生姿,江豚跃出水面“逐浪”……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正在峡江两岸徐徐展开。(记者 韩非 赵璟一 熊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