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壮筋骨——宜昌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观察

2022-06-15 06:50   三峡日报  

6月14日,宜昌市夜明珠路(宜秭路-马兰路)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目前部分桥梁和匝道已建成。该道路全长800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绿化以及各类管线埋设等工程,预计10月实现全线通车。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只有跳出井口、走向世界,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天地。交通正在成为一座城市的新动能、新标识、新变量。

“壮筋骨”起跑。郑万高铁全线通车在即、三峡机场扩建振翅待飞、沿江高铁呼南高铁将在宜昌形成黄金十字、峡江之上今年将开建三座大桥……宜昌从未像今天这样深远、全面地链接外部世界。

只争朝夕。牵引城市形态演进,促进产业集聚成势,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立体交通筋骨将成为宜昌“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大底盘和发动机。

瞄准枢纽目标 提升交通位次

香溪河边,古色古香的高铁站房,时而飞过的水鸟,让蓝天白云下的兴山高铁站显得格外靓丽。每天,黄色动检车都会呼啸而至,对线路各项指标进行验证、校对。

郑万高铁襄阳至巴东段将在上半年通车运营,这宣告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骨干通道的郑万高铁全线通车。

随着郑万高铁的全线通车,宜兴铁路工期也有望提前。宜兴铁路2020年9月开工,计划工期60个月。

宜兴铁路全长109公里,从宜昌东站引出,画出一个漂亮的半圆,然后在夷陵区姜家湾调整身姿,一路向北。目前,近5200名工作人员奋战在宜兴铁路上,用一座座坚实的墩台,托起宜昌发展的大动脉。

今年2月23日,沿江高铁武宜段在夷陵区仓屋榜村打下第一根桩基,标志着全面转入实质性施工阶段。2025年通车后,武宜段将从宜昌北站接入宜兴铁路,与郑万高铁连通。沿江高铁横贯宜昌,与南北走向的呼南高铁、郑万高铁相互呼应。随着一根根桩基下地、一条条隧道洞穿,宜昌“十”字高铁网迎面扑来。

今年3月,百里洲长江大桥开工。目前,宜昌已建成长江大桥10座,数量位居长江沿线地级市第一。十宜高速沙镇溪长江大桥、城西高速南津关长江大桥也列入了“壮筋骨”2022年任务单。

山水天成,有凤来宜。3月底,三峡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具备投用条件。“届时三峡机场将成为全省唯一支线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跃升至800万人次。”三峡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佐强说。

去年11月,国内首条引入码头平台的集装箱铁路——三峡枢纽白洋港疏港铁路完成全线铺轨。该铁路与焦柳铁路无缝对接,火车可以开进码头平台,水铁联运集装箱不落地。

去年9月,湖北省“九纵五横三环”高速路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开通试运营。

有了高铁、国际空港、亿吨河港、干线路网的加持,立体交通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宜昌在全国交通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促进区域协同 勇担历史使命

城市群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宜昌如今被赋予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使命。

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支撑保障和先行作用。近年来,襄宜高速、十宜高速、宜来高速以及当枝松高速等一大批跨区域“硬联通”项目从谋划变成规划,从“纸上”落到“地上”,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朝晖介绍,在“硬联通”上,12条482公里“宜荆荆恩”城市群断头路、瓶颈路建设,确保“今年全开工,三年全打通”。

3月20日,枝江市百里洲长江大桥开工。作为当枝松高速公路的重要一环,大桥将彻底打通当阳、枝江和松滋地域联系,三地抱团发展走上高速路。“作为湖北省唯一不通省道、县道的区域性边界口子镇,大桥开通之际,就是百里洲腾飞之时。”枝江市百里洲镇党委书记孙清东说。

交通为产业铺路,产业借交通融合。去年7月31日,投资50亿元的焦柳铁路—宜都枝城港—松滋车阳河港多式联运项目开工,拉开了宜都、松滋联手打造千亿级绿色循环化工产业聚集区的序幕。

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介绍,项目将满足宜都化工园区内企业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同时有效提升两大港区交通物流功能,形成铁水公多式联运综合优势。同时这也是“宜荆荆恩”城市群深度参与“一带一路”西部陆海大通道建设的重要载体。

重塑“大交通”,一盘棋推进。4月1日,市“壮筋骨”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展望未来,“壮筋骨”五年谋划实施292个综合交通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576亿元。通过五年攻坚,宜昌交通体量和密度将大幅跃升,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牵引城市形态 促进产业成势

从高铁新城的规划图上,小鸦路发展轴如弓弦,垂江发展轴如弓箭,将宜昌中心区域拉成了满月形状。这是宜昌“北拓”的关键一步。

高铁新城的骨干道路花溪路与峡州大道互通工程施工正不舍昼夜。市城建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刘涛介绍,主干交通路网成形后,23.7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将真正融入宜昌“15分钟生活圈”。

高铁新城的核心宜昌北站,是沿江高铁与呼南高铁的交会点。高铁新城对标雄安新区,站城融合,在满足旅客流集散的同时,提供空间立体、层次丰富的活动交往空间,为宜昌未来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宜昌往东,长江之滨,以黄金水道和焦柳铁路等互联互通为先导的产业集群正伴随着宜昌东部未来城的崛起而蓬勃兴盛,千亿级焦柳产业走廊呼之欲出……

与高铁建设赛跑、兴山每天不一样。“为迎接‘350时代’,兴山提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吸引县内居民留下来、县外游客走进来、在外青年人回乡‘创’起来。”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说。

南来北往的货物在宜昌采用水铁联运方式,实现“大分流、小转运”。2021年,宜昌港吞吐量11个月突破一亿吨,跃为我国内河少有的亿吨大港,真正从“位置好”走向“功能强”。

向外连通世界,向内则以解决出行难为抓手,推动路网由“棋盘式”向“蛛网式”转变,打通城市组团,提高循环效率:

扩建后的港窑路北起宜巴高速,南接翻坝高速,缓解中心城区多个堵点,进一步推动城市垂江延伸、北拓发展,加速宜昌“半小时经济圈”形成;宜长快速路去年通车,使长阳县城全面融入宜昌主城……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一个系统再造工程。自从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以来,宜昌进一步完善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更多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集聚,从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要想富先修路,言语虽然直白,却蕴含着直指本质的深刻道理。高质量发展之路,宜昌正乘势而上、再续精彩。(记者 万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