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管家王小红—— 一半烟火 一半诗意

2022-11-11 07:26   三峡日报  

“这花有禅意。”11月4日,如往常般在院子里巡查时,一朵小花吸引了王小红的注意。

掐断,插瓶,王小红细细端详着,感觉不对,再次掐短,调整,见蓝底花瓶中一根细细的绿色根茎上,一朵粉色小花娇羞得半低着头,王小红终于满意了。

王小红是点军溪外民宿的管家,个子娇小,笑容明媚。

来到这里两年多,王小红对民宿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充满热爱。“溪外是我们老板花7年时间打造的,占地面积约60亩,保留了70%的原始山林风貌,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创意。”

目前,民宿内共有5栋客房,均依山势而建,2间餐饮包房,其他均是茶室、书屋等公共活动空间。“客人来这里大多是为了放松、休闲,我们要尽可能地留足空间。”

“民宿里养了鸡、鸭、鹅、羊,种了常见的一些蔬菜,还有许多果树、花,样样都需要操心。”王小红说,比如花草,什么时候修剪、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虫都有讲究。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之前确实对农活儿不太熟,一切都是慢慢摸索的。”王小红是秭归人,曾在餐饮、住宿行业工作20余年,当民宿管家前是城区某酒店的店长。

2020年,溪外民宿准备试营业,老板李先生“挖”她来当全职民宿管家。“当时受疫情影响,酒店生意不太好。我觉得尝试一下新的生活方式不错,家人也支持我。”

“前两三个月很不适应。”王小红说,以前工作在快捷式酒店,从客人进店到住宿完毕离开,基本没有过多交流。“点头微笑就已经很到位了。”

但在民宿,管家从接到预约,就要与客人反复沟通很多细节。例如客人什么时候入住、多少人,用餐时间的对接、房间的整理等,客人在这里的所有需求,管家都需要一一确认,并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案。

“酒店注重的是标准化,民宿更注重特色、温度、人性化。”在王小红眼里,“‘一半烟火、一半诗意’或许更能准确描述这个职业。”

说烟火,是因为事无巨细,从买菜、定菜单、整理房间等都需要亲身参与。“工作内容很多、很杂,上班时间很难固定,有时深夜才能回家。”说话间,王小红时刻盯着手机,生怕错过客人发来的信息。

说诗意,一是因为在这样幽静的自然环境里工作,本身即是一种修行,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结交不少身怀特长的朋友,一来二去,茶艺、花艺、琴棋书画等方面的造诣都有提升。

从最开始的惴惴不安,到经常出去学习取经,王小红带领着团队慢慢摸索,慢慢前进。

“也曾经遭受过刁难,更多的是收获肯定与鼓励。”王小红说,溪外很少做推广,主要靠客户间的口碑相传。今年暑假,这里客房、包间几乎天天爆满。“主要是省内客户,宜昌客户占到70%。”

最让她有成就感的则是客人说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氛围和家人般的关怀。

“夏天,一对恩施夫妇来这里度假,两人感情很好,喝酒喝到晚上10点多,我也没有催他们,那时候池塘里荷花很好,我就采了几朵送给他们,祝他们百年好合。”王小红回忆,“那对夫妻很感动,说以后还要再来。”

令她忧心的事也有许多,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生意时好时坏。另一方面,团队建设任重道远。

目前,王小红的团队共有8人,几乎都是附近的农民,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承担着餐饮提供、客房服务、园林管护、水电维修、家禽喂养、蔬菜种植等各种工作,均需要王小红调配。

“一直想再培养一个管家,但招了许多人,她们要么觉得这里不是市区太偏远,要么觉得这个工作不长远。”王小红说。

今年,人社部公示了18个新职业,“民宿管家”位列其中,王小红很开心:“要是能有职业资格证书之类的考试,我一定马上报名去考,好带动其他人也参与到这个行业。”

“王姐,我们走了。”交谈间,有客人跟王小红道别。

王小红马上迎上去:“您们说要橘子的呢,自己去田里选吧。”

安排好人带客人去摘橘子,王小红返回继续与记者交流:“有时候客人想带点农产品走,我们就推荐他们去周围的农民家里采购,平常我们买菜也尽量到农民家里买,也是希望能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