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筑堡强基 缔造幸福家园

2022-11-29 10: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五峰聚焦“五共”理念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围绕“一线五化”推深做实筑堡工程,努力探索适合山区实际的群防群治基层治理模式。

突出党建引领,搭建共谋平台。健全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把党组织植根基层、植根群众。纵深推进“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街区)党支部+楼栋(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13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乡镇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召开30余场群众会征求意见,选定10个村组(片区)作为共同缔造试点,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考评”。把“每周二”定为无会日,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下沉到村到户,379名在宜流动党员成立五峰在宜流动党员党支部,到一线收集民智、反映民意、化解民怨,累计下沉走访9474次,收集微心愿1.1万个,办结民生实事1372件。

突出项目载体,激发共建热情。统筹政府、社会、市场、群众多方力量,形成政府撬动各方资源、群众充分参与的共建氛围。借鉴红安、麻城等先进经验,统筹30多个行业部门和35家对口帮扶单位资金,建立以奖代补项目库和专项资金。通过“补助启动、奖励先进”的办法,建立简易项目群众投工投劳、一般项目群众参与建设、复杂项目参与监督机制。傅家堰乡采取以奖代补实施10个乡村振兴项目,修建农田机耕道1万米,受益村民214户,补贴资金151万元,节约资金50%以上,相关经验被省乡村振兴局采用。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打造18个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村,争取帮扶资金1200余万元,共建产业基地7000余亩,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40余万元,带动群众2483户6162人增收。

突出多方发力,完善共管办法。缔造群众共同精神,让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成果的管理和监督。探索推广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92名驻村辅警带领254名“三专”和2971名“N员”共同包保全县72861户居民,在疫情防控、化解纠纷、预防事故、公益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渔洋关镇麻溪冲小区围绕“一园一院一广场”美化房前屋后环境,共同制定“十不得”《冲民公约》;开展“认领一棵树、共护幸福林”活动,小区30户居民认领94棵绿化树;群众无偿出让土地、义务投工投劳建成生态茶园田间道路2010米,分段负责500米左右道路的日常维护,实现共建共管。

突出成果运用,建立共评机制。运用好群众自评互评、以下评上等方式,促进基层服务水平提升。依托“数智五峰”建设,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不断拓宽共评渠道。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创建,以罗长姐、罗官章、邓兰舟等典型为榜样,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家风家训、最美系列评选,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为全县居民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对失信违法的人员记录存档并在“黑榜”公示,对在基层治理中表现突出的给予正向积分,在诚信超市兑换物质奖励。截止目前,全县共建设诚信超市110家,农户参与积分兑现商品价值达168.5万元。

突出民生导向,构建共享格局。注重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抓住“小切口”办好“大民生”。搭建微平台,通过中华慈善总会与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益宝”,广泛发动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爱心人士募集慈善资金实施“同心守望”工程,建设“云守望”平台,对独居老人、残疾人、“三类对象”等971户特殊对象实时管护,帮助代购物资、药品354次,送医上门问诊18次,送住医院2人。打造微场景,在大房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共享客厅”,提供议事休闲、避雨纳凉、子女托管、免费饮水、充电上网等服务。在小区(街区)打造16个集党建、文件、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将农村党小组党群连心站打造为村民议事厅,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中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 李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