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进求好底盘稳——2022年宜昌经济运行观察

2022-12-29 09:02   三峡日报  

滨江功能区活力广场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吴延陵 摄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全市上下乘着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加快强产兴城、推动能级跨越,开启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新篇章,携手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今日起,本报推出“奋进2022——我们的新征程”系列报道,在回眸中汲取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2022年收官在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即将“交卷”。

回首一年征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重大旱情相互叠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相互交织,宜昌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经受了大考验、稳住了经济大盘、推动了转型发展、守住了红线底线。

一组数据支撑着这些判断。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1-11月,规上工业、固投、社零额分别增长9.2%、19.6%、4%,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2、4.5、1 个百分点。

成绩殊为不易,生动诠释着峡江大地的精彩实践。

高效统筹保障好

“全方位合作,为宜昌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2022年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赴武汉,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座谈,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争取电力支持。

经沟通,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城市片区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以及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给予宜昌支持。

除此之外,市委、市政府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相继就做好土地、资金、人员、物流等要素保障进行部署,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安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于是,“深入宜化集团走访、前往安琪集团办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行动, 分别前往联系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批问题被摸排上来。这其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反映,受外部环境、局部疫情等因素影响,经营困难,需要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围绕落实国家和省系列助企惠企政策,今年6月,宜昌出台了《宜昌市加大纾困帮扶力度促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若干措施》,此举累计共为市场主体减免退缓税近20亿元,惠及纳税人10余万户。

然而,未及市场主体全面恢复,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半,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不少农业企业遭受重创,如何应对?

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如何有效“保供水、保秋收、保民生”,与广大群众共商应对措施,干在一起。

与此同时,推动消费恢复提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岗就业等系列政策出台,以有效对冲下行压力。

“讨论通过《开展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三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12月26日,市委常委会再部署,让“稳”的基础更加稳固。

项目为王支撑强

12月26日,楚能新能源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现场一片忙碌,4座长523米、宽123米的电芯车间拔地而起,一座“电池城”加速形成。

时间切换至10个月前的除夕当天,邦普项目工地上一片火热。建设单位树起“春节不停工,拼命往前冲”标语,全力冲刺。

沿着2022年的时间刻度回溯,项目建设的步履清晰醒目——

2月,总投资105亿元的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项目正式开工,拉开了全年抓项目、稳增长的序幕;

3月,总投资135亿元的巴山金谷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启动;

4月,投资105亿元的山东海科电解液溶剂及添加液项目、投资112亿元的宜昌兴发集团硅基新材料项目开工;

6月,人福大健康产业园项目落地实施,生物医药领域再添新动能;

8月,楚能新能源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开工,总投资600亿元,规划建设150GWh锂电池产能,掀起宜昌项目建设的热潮;

10月,总投资120亿元的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刷新了从签约到开工仅 42 天的项目建设“宜昌速度”;

11月,宋城·三峡千古情项目在宜都启动建设,将采用“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填补了目前湖北省大型旅游演出项目空白;

12月,总投资30亿元的湖北丰山新材料项目拉开建设序幕……

据市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市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百亿级17个,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76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为确保项目进度,我市创新实施“强产业”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将2400多个项目纳入挂图作战系统进行管理。

强力的措施,驱动去年12月3日开工的邦普循环项目于9月启动试产,实现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2天、从开工到试产仅用300天。

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统计数据,今年,我市新增建设用地增长 87.4%,其中工业仓储、交通设施用地分别增长32%、386%。全行业报装新增用电容量增长44%,其中工业增长73%。

资智汇聚动力足

“拟投资186.84亿元!主要聚焦磷酸铁锂领域!”

近日,民营炼化龙头东方盛虹发布公告,其二级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宜都化工园区建设新能源材料项目。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该项目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61.46亿元,年均利润总额33.75亿元,对我市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重大项目的落地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大抓招商带来的市场必然。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0次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城市招商,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比学赶超的气场,持续在宜昌升腾。

12月中旬,西陵区抢抓经济回稳向好的趋势,赴北京招商,变“冬藏”为“冬忙”,让严寒冬季成为争取项目、谋划项目的“春天”。

猇亭区38名区级领导带头、217名科级干部上阵,全力跑市场、争订单、延链条、强保障,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

宜昌高新区派出高规格招商团队,分别赴上海、山东等地招商,与相关企业在工业新材料、先进科研试剂、高端化工装备、关键催化剂等产业领域达成深度合作5项,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

据市招商局统计,今年各县市区党政主职外出招商209批次,全市新签约5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5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21个。

好项目、大项目在持续落地,“资”与“智”怎么办?

今年3月30日,我市在兑现70亿元人才大礼包的同时,先后举办了“330”三峡国际人才日大型主题活动、第二十二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日本-宜昌合作专场活动,吸引天下英才做城市追梦合伙人。

据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介绍,今年新投放贷款470亿元,存贷款双双突破5000亿元。新增直接融资256亿元,增长28.9%。

“资”与“智”的不断汇聚,促进了市场加速活跃。今年我市净增市场主体7万户,规上工业企业141家、限上商贸企业320家。

伴着“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已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宜昌,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建成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加速迈进。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雷鹏程 通讯员 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