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油包子”“红油面条”“红油米粉”“红油卤味”……宜昌人以红油佐味似乎没有时令与食材的限制。一年四时,那些浸在面皮里的、裹在面条上的、蘸在卤肉上的红油从未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但一定是“蛮有味”的鲜明标识。
而一盆色泽红亮、缀满白色芝麻的红油是宜昌不少店里的“秘密武器”。不同的辣椒、香料、调味料与热油碰撞,各家以不同的炒制步骤、配比与时间造就了独特的风味与“秘方”。
红油辣子。
青椒鳝鱼丝面。
红油包子。见习记者范玉峰 摄。
“我们这都是自己做的,用了三种辣椒,十几种香料。”位于伍家岗区夷陵大道的盼味香面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不到10平方米的操作空间端出了一碗又一碗面条,是周围赶早住户的嗦面首选。而操作台上大大小小的调味料中,属盛放红油的不锈钢盆最大。
位于伍家岗区中南路的熙客面庄则随着店面的扩大,引进了更高效的红油炒料机器,“出品更稳定了,也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面庄负责人说。
“过早”高峰期后,位于伍家岗区宝塔河的江妈面馆内装着红油的白瓷缸已然见底,缸底还能看见八角、香叶、茴香等,细碎的辣子沉淀物焦香扑鼻,是拌面的最佳拍档。
“尽管各有‘秘方’,但制作红油的基本流程都差不多。”熙客面庄负责人说,将辣椒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或切段,准备好八角、桂皮、葱、姜等香料。然后,把油(常用菜籽油)加热至合适温度,浇淋在装有辣椒和香料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即可得到红油。
那么,小小一味红油,为何能在宜昌扎根?这还得从它的原料说起。
制作红油主要的原材料有干辣椒、油脂如菜籽油和其他植物油,还有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另外可加入蒜、姜、糖、盐、白酒等辅助材料。
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从湖北等地进入巴蜀的重要通道和过渡区域,这里舟楫往来频繁,商贾云集,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明清时期,辣椒传入并迅速扎根生长,成为和本土的菜籽油、花椒、姜、蒟、山椒等地位相当的作物,也为红油的制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原料根基。
辣椒本身由于辣椒素、辣椒红素等油溶性物质,具有“亲油疏水”的特点,在这种意义上,辣椒与油的结合可谓天作之合。与其他食材搭配时,在红油的调配下,会显得更加鲜美可口。譬如在红油面条中,既不会因水分而稀释其风味,又能将热辣与醇厚的口感均匀地传递给食客;在红油包子里,馅料的湿润无法影响红油在包子皮表面晕染出的独特风味,反而在咬开的瞬间,形成鲜明的口感对比。
当下,沿着“好滋味”的饮食传统与适宜的种植传统,宜昌在辣椒、菜籽油等原料种植方面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优势。长阳资丘的杨家桥村有着11000亩高山无公害辣椒基地、秭归县郭家坝镇则以家庭农场的形式进行辣椒种植及销售、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夷陵区樟村坪镇三堡垭村蔬菜种植基地里也种植了大量辣椒。而在菜籽油方面,宜昌各地同样有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夷陵区广袤的土地上油菜种植规模达18.86万亩,鸦鹊岭镇凤凰观村等地的千亩油菜基地为菜籽油的榨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当阳市草埠湖镇楚湖村不仅有着宜昌市首条7D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产地绿色高效加工生产线,当地企业通过 “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 的模式,带动周边乡镇众多农户参与油菜种植,让菜籽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而在宜昌人的厨房中,红油的制作也是一门代代相传的技艺。将新鲜的辣椒挑选、晾晒、研磨,再与自家榨取的纯正菜籽油混合,佐以八角、桂皮等香料,小火慢熬、搅拌,已成为宜昌市民餐桌上独特的味觉印记。
在宜昌的街头巷尾,红油的香气如无形的丝线,将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它从辣椒扎根宜昌开始,便与本土食材携手谱写味觉传奇。红油已成为宜昌饮食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吸引着八方食客前来探寻热辣背后的深厚底蕴。无论时光怎样流转,只要这一勺红油依旧在宜昌人的餐桌上闪耀着红亮的光泽,宜昌的味道就永远不会消散。(见习记者范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