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格格,我的住房问题终于解决了!这间房子宽敞明亮,租金一个月只要274元,真是做梦都没想到。”2月19日,西陵区窑湾街道金斗山社区困难对象赵师傅手拿锦旗来到社区,激动得眼眶泛红。这一幕的背后,是社区工作者依托惠民政策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的生动实践。
据悉,赵师傅和三岁的女儿是金斗山社区的户籍人口,父女俩长期借宿在弟弟位于拉菲小镇的住房。作为一个单亲父亲,无固定工作,女儿尚小,家庭开支捉襟见肘。“过去申请过两次公租房,但因材料不齐,没有申请上。”赵师傅坦言,复杂的流程让“寄宿”父女一度放弃希望。
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社区网格员汪嘉雯在日常巡查走访中注意到赵师傅家的困境,立即上报给社区民政主任,在了解到详细的家庭困难情况后,社区为其提供救急难800元及米、油等生活补助,还联系救助站捐赠生活衣物一套。随后,汪嘉雯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主动出击”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社区困难家庭动态台账”锁定帮扶对象,结合《宜昌城区公共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确认赵师傅符合条件,并全流程代办服务,协助其整理收入证明、居住证明等12项材料,在帮助其初步审核资料后,积极向上进行申报,配合民政部门入户核查,2024年12月,赵师傅家庭被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并成功申请到公租房。
据了解,赵师傅“新家”位于唐家湾36号的荷塘悦舍小区,两室一厅配备独立厨卫,月租金仅274元,物业费另算。
“过去群众抱怨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现在通过网格员‘政策翻译’和全程协助,真正把好事办实。”金斗山社区党委书记牟文婷表示,网格员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发现需求,实现了温度与精准度并存,让受助家庭从“忧居”到“优居”。
通讯员 汪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