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 引领舆论 凝心聚力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公司董事长、总编辑郭晓尽,总经理、总工程师赵伟就市级新媒体运维保障服务答记者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强调加快打造市级媒体。今年4月底,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宜昌市级新媒体平台推广使用方案》(宜办文〔2017〕19号),明确三峡宜昌网、中国宜昌网、“云上宜昌”客户端、“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宜昌发布”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为宜昌市级新媒体,要求迅速按照市级新媒体定位改版优化、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服务大局、引领舆论、凝心聚力的作用。
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智慧办、市网管办、市政府新闻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宜昌三峡广电总台等市级新媒体主管主办、运行保障、共建协同支持单位迅速行动,组织专班人员召开系列会议,深入媒体一线,多次考察调研,开展操作培训、链接关注推广,积极研究解决落实市级新媒体内容定位、打通融合、改版优化、运行机制、经费保障、安全监管、应用推广等重要事项。各地各部门积极展开链接关注下载推广,市级新媒体投稿量、转发量、关注量持续快速增长。市级新媒体运维责任主体——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把改版升级优化作为当前集团工作重中之重,整合集团优质资源,集中新媒体全部力量,围绕“突出重点、打通融合、移动优先”理念,强化“归零”心态、提升格局认识,对标先进地市、加快改版升级,通过不到1个月时间加班加点、集中突击、克难攻坚,较圆满完成了对重点终端的全面改版、升级、优化,今天正式上线与广大市民见面。新版市级新媒体新在哪里?新媒体公司如何做好市级新媒体运维、保障和服务?如何更好地发挥市级新媒体服务大局、引领舆论、凝心聚力的作用?本报就大家普遍关心的系列问题,采访了新媒体公司负责人。
问:新版市级新媒体在内容上如何坚守媒体的定位和属性?
答:市级新媒体运维始终秉持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坚守的“秉要执本”“抱一守中”理念,新版更加旗帜鲜明地亮出“党网”身份,突出体现了“三级声音、一网落地”,在首页左侧显著位置,实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声音、政情,以网文、视频、数字报等多种媒体形态的集中落地呈现,以充分体现网站政治属性和“看齐意识”。“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云上宜昌”客户端、三峡宜昌网触屏版的栏目设置与三峡宜昌网主要栏目保持了一致,都把三级党媒声音集中聚合放在突出位置。各市级新媒体都紧密围绕全市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活动、重大外宣展开宣传发布,体现市级新媒体统一的采编思想和内容定位。同时,新媒体是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市级新媒体也致力于在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问:互联网媒体众多、内容海量庞杂,如何避免同质化,建设独具影响的宜昌市级新媒体?
答:按照宜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新定位,市级新媒体明确了“建设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市级新媒体”和成为全市媒体“举旗当帅”生力军的目标,坚持“区域中心、开放格局”的理念,构建市级新媒体功能定位和内容定位。内容上“深耕本土、兼容各方”,立足宜昌从“上下、左右、内外”等不同维度,在新版的头条、宜昌、城际、国际国内、媒观宜昌、部门、县市、基层等中间区域,聚合宜昌各地各部门、宜昌看周边各地、上级各地看宜昌等不同视角的内容,重点加大了报道宜昌各地各部门内容的比重。三峡宜昌网数字报频道,在原《三峡日报》《三峡商报》数字报基础上,集中链接了中央、省内外、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等70多家数字报纸资源。在重点宣传宜昌好声音、好形象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开放包容的视野,使市级新媒体成为我市在互联网上“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重要平台和品牌窗口。
问:新媒体应当走在融合发展最前沿,新版市级新媒体如何实现“打通融合”?
答:此次改版把“打通融合”作为市级新媒体首要任务,致力实现“市级媒体,一点就通”,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市级新媒体各终端已互相融合联通,同时打通聚合市级传统媒体重要内容,基本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加”。三峡宜昌网、“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三峡宜昌网触屏版统一名称,统一使用“三峡石”LOGO,实现与《三峡日报》“同名同姓”,正加快推进“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相“融”。“三峡宜昌(宜点通)”页面下部菜单正中,专设“融媒体”频道,聚合市级报纸(数字报:日报+商报)、电视(网络视频:直播+点播)、网站(触屏版:三峡宜昌网+中国宜昌网)、双微(宜昌发布、三峡日报、三峡商报)等政务信息及新媒体资源,从功能上实现市级媒体“打通融合”。同时,在内容上已在推进重要时政新闻的视频单条、报纸图文在同一页面的集中呈现和打通使用。在三峡宜昌网首屏显著位置推出“宜昌网视”栏目,在“云上宜昌”“三峡宜昌(宜点通)”增设“点播”“直播”频道,聚合三级重要视频新闻节目和10多个直播源,进一步实现更多资源和功能聚合。
问:新媒体是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主渠道,市级新媒体如何服务好全市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答:我市高度重视通过网络联系服务群众,三峡宜昌网上市纪委纠风办的“政风行风热线”、中国·宜昌网“政民互动平台”在线部门860多个,每天受理群众咨询投诉100多条,已累计解决市民诉求20余万件,访问总量超过25亿人次;去年,我市出台《关于积极推动全市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意见》(宜办发〔2016〕29号),在“宜点通”客户端建设了“民意通”全市网络群众路线平台,打造“领导在线见群众,群众上网找领导”的畅通渠道。新版深入贯彻落实“4·19”讲话精神,围绕“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主线,突出了“群众路线,民生情怀”,在新版首页扩大“政风行风热线”“民意通”“对话一把手”等民生内容的互动渠道和展示区域,精编精选有共性价值的办件在首页显著位置显示。同时,紧密结合“转作风、抓落实”推出网络宣传督办平台,致力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网站右侧“即刻宜昌”区域,采取网页直播、实时刷新的模式,动态发布交通、气象、财经、生活、突发等即刻资讯,适时应用现场图文、移动视频直播等形式报道重大新闻,体现网站的时效性,培育用户贴近感。打通聚合中国·宜昌网的政民互动、在线办事、网络查询等智慧政务资源,致力形成用户黏合力、活跃度,从内容和功能上进一步体现彰显群众路线、民生情怀。
问:新一代受众更熟悉网言网语,市级新媒体如何在坚守价值观的同时创新话语表达?
答:如何用网民“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讲好宜昌故事、传递主流声音,是市级新媒体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将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结合不同媒体定位,采用不同话语体系,坚持“主流价值,创新表达”,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差异化表达。市级新媒体紧贴互联网内容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趋势,着力生产原创内容,推出《微播大宜昌》《对话“一把手”》《宜昌方言秀》等品牌节目,始终坚持和突出“快、微、实、新”的特点,致力于打造H5、短视频、微电影、小程序、网络直播、VR智慧全景、无人机航拍等特色鲜明、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原创内容。用网络化、时尚化、年轻化、互动化表达,采用原创方言漫画、街头视频采访等形式,报道传播身边大事小情,潜移默化传递价值观。
问:“移动优先战略”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遵循,市级新媒体如何突出“移动优先”?
答:市级新媒体是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落实“移动优先战略”的重大资源和重要抓手,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中央厨房”机制,重点保障市级移动新媒体的内容及运维。“星云全媒体生产发布平台”已上线运行,采编人员都配齐移动采编客户端,初步实现了采编播控平台化、数据存储利用标准化、报道指挥一体化,具备了实时传稿、移动采编、现场直播等功能。建设“星云直播间”自主直播平台,在一直播、映客、斗鱼等直播平台开通媒体账号,购置手持云台、无线推流设备、无人机、VR、MIFI等系列辅助设备,组建新媒体内容保障团队,培训视频直播主持人员,为实现“移动优先”提供系统、硬件、人才和平台全套支撑。同时出台了《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分岗设定新媒体生产基本工作量考核管理办法》等5个制度,配套“移动优先”保障机制,从选题、统筹、发布、把关、考核等各环节保障“移动优先”“先网后报”和“中央厨房”机制的运行深化。这次改版也体现了“移动优先”,重点对“三峡宜昌(宜点通)”“云上宜昌”等移动端进行了优化升级,并推出了三峡宜昌网触屏版。
问:如何优化提升市级新媒体的运行保障质量,更好发挥市级新媒体龙头作用?
答:市级新媒体的定位,必须担负引领全市新媒体事业发展的责任。近年来,各新媒体以其较高的运作质量在全国全省争得了一定位次:三峡宜昌网去年晋级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为全省第三家、市州第一家;中国·宜昌网排在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最前列,“宜昌发布”双微常在全国全省榜单前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6月1日起施行,对新媒体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市级新媒体的定位,也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归零”心态,按照市级新媒体平台内容定位和运行要求,结合新版栏目调整优化充实,进一步优化提升运维保障机制,加强运维支撑保障、加强“移动优先”运行、加强市级新媒体应用、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持续推进市级新媒体运行保障的常态化、规范性和可靠度,用正确的导向、优质的内容、实用的服务、畅通的互动、良性的生态,为全市新媒体及网信事业发展保驾领航。
问:原“宜点通”客户端运行1年半、用户40万、品牌接地气,已为广大网民熟悉和接受,此次为何更名为“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
答:这次为落实中央关于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与母媒“同名同姓”要求,原“宜点通”客户端更名升级为“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因为“三峡宜昌网”兼顾了《三峡日报》《宜昌日报》不同历史阶段的名称,已实现了与不同历史时期日报的“同名同姓”。同时既突出了宜昌属性,又对接了三峡品牌,便于在互联网上打造宜昌城市品牌。“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三峡宜昌”触屏版等,都保持与“三峡宜昌网”的“同名同姓”。同时为保留“宜点通”较好的品牌,兼顾几十万用户习惯,最后定名“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在LOGO、载入页面等都保留了“宜点通”元素。
问:市级新媒体中有“云上宜昌”和“三峡宜昌(宜点通)”两个客户端,如何实现“两端”错位发展?
答:“云上宜昌”客户端是依托省广电“长江云”平台建设运行,由省广电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是市、省两级新媒体融合的重要项目,按“长江云”的“新闻+政务+服务”定位和要求发展。“三峡宜昌(宜点通)”客户端是依托新媒体公司自主技术建设,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基础,作为“宜昌媒体云”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核心项目和龙头,突出宜昌“媒体+政务”的特色优势,坚持“服务集聚用户群、新闻传播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加快推进“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努力在区域百姓生活服务上寻求突破。
问:新版市级新媒体有哪些技术亮点和全新的设计?
答:比如在“打通融合”技术方面,我们设计了“跨屏穿越”功能,用户在PC上阅读新闻内容时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让这条新闻“穿越”到手机上继续阅读,这样从技术层面体现了“打通融合”。我们在这次改版中借鉴了“中国·宜昌网”坚持多年的便民设计理念,在“三峡宜昌网”上开发了“无障碍访问”功能,可以使社会特殊群体能够便利、准确地获取信息,享受与平常人一样的网站服务。盲人及弱视、视力障碍的群体在访问网站的时候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产品,就可以利用无障碍浏览工具提供的网站语音播报、背景反色、字体放大等功能,无障碍地浏览网站信息,这也是“民生情怀”的具体体现。
问:各地各部门越来越重视通过新媒体宣传推进工作,市级新媒体如何为全市各地各部门做好新闻宣传等系列新媒体服务?
答:首先在栏目设计上,开设了“部门动态”“县市头条”“基层e线”栏目,让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在市级新媒体上都找得到发布信息的版块。二是在稿源渠道上,开通了“三峡宜昌号”投稿平台,为各级各部门每个通讯员都预置了账号,安排了专属的编辑在线服务,让各级各部门的稿件投递畅通无阻。三是在内容宣传形式上,除了提供传统的图文稿件外,还提供在线网友互动、网络直播、在线访谈、VR全景、无人机航拍、H5专题、大数据精准传播等新媒体的宣传、推广方式。同时,市级新媒体也依托对上、对外的宣传渠道,可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声音、好形象。
问:新媒体运行尤其需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市级新媒体的技术保障情况如何?
答:市级新媒体依托三峡云计算中心的支撑和自身机房的建设,在网络、设备、安全体系等方面有了较好基础。集团在2015年就投入260多万元,对机房环境、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按照高标准进行了改造,能够满足当前市级新媒体平台平稳运行的要求。
问:“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市级新媒体的运行安全和技术安全?
答:对于市级新媒体来说,网络安全是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在人员保障、制度设计、网络安全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市智慧办、网管办、外宣办、公安网监等各部门在内容生产、技术支撑、运行监管和应急处置上给予市级新媒体很多指导和支持,构建了多重防范体系,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安全风险,保障了媒体安全。
问:市级新媒体技术团队的技术服务能力如何?
答: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把技术放在引领驱动融合转型的突出位置。2015年,集团专门成立了技术力中心,作为集团推进媒体融合“一小组三中心”重要部分(推进媒体融合领导小组+影响力中心、经营力中心、技术力中心)。这些年在集团和市网管办、智慧办的关心指导下,新媒体的技术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体系不断健全,技术人才留得住、做得好、有创新,同时,技术团队不断跟进新技术的发展,去年10月份腾讯推出了微信小程序,新媒体技术团队立即组织学习研究,很快掌握了开发方式,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第一款媒体小程序“三峡日报lite”,也走在全国媒体前列。
问:用于支撑新媒体运行的主要技术平台有哪些?
答:用于支撑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主要是新媒体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如“星云内容管理系统”为市级新媒体提供内容采编的技术支撑,“互动平台管理系统”为全市860多个部门提供了与市民网上互动交流的渠道。“信息公开系统”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网上信息公开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新媒体技术团队还取得了9款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证书的数量在省内首屈一指。
问:新媒体最讲究“用户体验”,市级新媒体如何持续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答:一是在机制方面,成立了新媒体品牌质量监测控制中心,每天24小时读网,持续监测各媒体运行状态、提出优化,不断更新迭代版本,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二是在技术方面,网站设计理念上努力做到更加人性化,信息服务从“媒体端菜”到“网友点菜”,网友可以根据自身偏好定制频道,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分析用户喜好,主动推送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