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伟大”书写时代新篇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奋斗历程,展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新使命,“四个伟大”内涵丰富而又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同时又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呼唤:“四个伟大”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今非昔比。在经济总量方面,2016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4.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4.7%,而1978年比重只有1.8%,贡献率为2.3%。在居民收入方面,2016年全国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1.2万元,而1978年只有300多元、100多元。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从大的历史背景看,中国创造了非同凡响的转型,这是伟大的成功故事。中国成为一个有责任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大国,中国看自己和世界看中国的态度都在改变。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正在推动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从严治党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1%提高到2016年的92.9%……
这些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取得的,是由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保障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坚定前进的,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感召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理解‘四个伟大’,要紧紧扣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的转变。”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转变。
“四个伟大”的演进历程,折射出我们党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品格。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意在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联系起来,把“打铁”与“自身硬”联系起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与发展起来以后遇到更多的难题、挑战有关,与打的“铁”更加坚硬有关。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并提。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习近平总书记完整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从‘三个伟大’到‘四个伟大’,不仅把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更加完整地凸显出来了,而且体现了手段、路径与目标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认为。
时代变革对“四个伟大”提出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行百里者半九十。离宏伟目标越近,越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如果说追赶阶段还有一些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话,超越阶段则更多依靠自身的探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东超说,“四个伟大”包含着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启的系统性、战略性安排,体现了大局意识、长远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
在新的发展阶段,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更多难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要补上短板、提质增效,要应对复杂环境、激浊扬清,离不开不断创新和突破,必须迎着矛盾向前走。
“‘中国世纪’是完全有可能到来的,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经济下行压力、环保问题、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等等,要注意防范“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未来要通过破解大矛盾赢得大发展,解决大问题实现大进步,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辛鸣说。
有机整体:“四个伟大”各有侧重、有机联系、逻辑严密,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展现出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的勇毅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宣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指引“中国号”巨轮的前进方向。
迎战艰难险阻,保持昂扬斗志——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担负起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艰巨历史任务,面临着“四种危险”、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各种突出矛盾困难和挑战。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种伟大斗争,既是一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
五年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刘东超说,实践证明在充满着艰难险阻的前进道路上,最关键的是要克服精神懈怠,时刻准备战斗,始终保持昂扬奋发、勇于斗争的精神状态。
打造坚强核心,提供有力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坚强有力,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才能成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强领导核心。”韩庆祥说。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克服“四种危险”,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出台“八项规定”着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打虎拍蝇猎狐”组合拳重拳出击。截至2016年底,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不仅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一大批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贪”受到惩处。
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党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明显提升。
认清历史担当,明确“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道路决定成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央保持战略定力,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需求,以及国际形势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继续推进这项伟大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展望未来,要按照新阶段的新要求制定完善方针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坚定前进方向,昭示奋斗目标——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从老百姓容易感知的角度,最终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全党、全社会的奋斗目标。”辛鸣说,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当前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有助于最大范围团结各方面力量,最大可能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
经历了民族的沉沦与崛起,见证了历史的苦难与辉煌,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正因此,我们更需要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谋篇布局,举旗定向。
施芝鸿认为,“四个伟大”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一个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的整体,具有覆盖、指导、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继往开来:“四个伟大”关键在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引领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
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实现蓝图考验能力。
专家们认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进“四个伟大”,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进好“四个伟大”提供根本保证。
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牵动全局。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应清醒看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管党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惩治腐败只是第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是进一步的要求。”辛鸣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加强学习教育和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施芝鸿表示,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推进好“四个伟大”提供力量源泉。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领域重大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惠民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彰显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副主席阿克拉姆·扎基说,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源于紧紧依靠人民。“我给中国共产党打高分,因为他们确实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并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准确把握民心所向。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汇聚起实干兴邦、共襄伟业的磅礴之力。未来必须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真功、求实效。当务之急就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在过去近40年让7亿多人脱贫基础上,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告别绝对贫困,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同时,大力推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新需求。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推进好“四个伟大”提供清晰指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要跟上并指引实践发展的脚步。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始终坚持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重大成果。
严书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梦为目标、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新的发展阶段呼唤理论创新的指引。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新阶段有新特征和新要求,需要理论创新支撑和指引,我们要做好理论准备、拓展、尝试、概括。”韩庆祥说,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当前理论创新要回答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四个伟大”。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展望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我们党必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