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人才·产业·城市协同发展论坛嘉宾发言摘登

2017-09-21 07:26  

编者按:城市发展,产业支撑,人才引领。9月20日下午,长江经济带人才·产业·城市协同发展论坛在宜昌隆重开幕,这次论坛旨在聚焦人才、产业、城市协同发展主题,通过高端对话、人才对接、项目洽谈等活动,共商发展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智力成果,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汇聚智慧和资源。现将6位重量级嘉宾在开幕式主题论坛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人才是产业发展 城市繁荣的基石

三峡大学校长 何伟军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人才是产业发展、城市繁荣的基础。城市的繁荣需要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发展更需要人才的支撑;城市的繁荣带来产业的集聚,产业的兴旺则吸引人才的加盟。人才、产业、城市三者共生共荣、相得益彰。

人才具有创新性、时效性、时代性、层次性、先进性,是产业和城市的纽带,主导、推动和支撑产业、城市的发展。人才与产业、城市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人才支撑着产业、城市的发展,产业与城市相辅相成,形成人才、产业、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城市的发展吸附、聚集着大量人才,推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反之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又促进产业、城市的发展,形成人才、产业、城市良性循环发展,

当前,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绿色发展,转型跨新”,而要实现宜昌产业、城市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实施符合宜昌实际的人才对策。一是制定有吸引力的招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包括提高人才引进的经济待遇;实行有差异的人才引进政策,实现人才的“精准引进”;实行区域内人才引进待遇的共享。二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氛围。包括人才公寓建设,公共交流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包容、分享、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等。三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在人才、产业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吸纳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人才聚集地区的富余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其人才的溢出效应;创新体制机制,与周边城市,特别是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城市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四是积极支持三峡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吸聚各类拔尖人才,努力构筑三峡区域的人才高地,为宜昌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城市繁荣做出更多实质性贡献。(三峡日报 记者 孙晓陵 整理)

将枢纽经济作为 城市经济转型新抓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所长 常兴华

以长江规划为依托,以枢纽经济为抓手,探索城市经济新模式,打造活力幸福新宜昌。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省市,面积205.06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近5.88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1%和43%。

长江经济带具有综合发展优势明显,横贯东中西、辐射南北方,双向开放、海陆统筹,体制优势领先,自然资源丰富,科教实力雄厚,发展回旋空间巨大等特点。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布局,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促进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

长江经济带规划明确提出,要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建设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系统。加快建设上海、武汉、重庆等1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规划同时提出,要建设南通、芜湖、九江、岳阳、宜昌、泸州等6个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实现有序发展,进一步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湖北省市州城市,仅宜昌唯一入列。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枢纽城市如何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模式?将枢纽经济作为城市经济转型新抓手。宜昌被列为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枢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促进交通、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构建包容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搭建枢纽经济服务平台,培育枢纽偏好型的产业模式,打造枢纽功能的城镇区域。(三峡日报 记者 孙晓陵 整理)

均瑶集团 加快布局宜昌中部中心

均瑶集团总裁 王均豪

希望宜昌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更加繁荣昌盛!

一个地方跨越式发展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宜昌投资环境优、发展态势好,是一个蕴藏无限商机的宝地,可谓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合适的人正做着合适的事情!

“天时”即国家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提出了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构建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正是宜昌千载难逢的机遇。

“地利”即依水而居。宜昌处在构造东中西联动的核心枢纽位置。宜昌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两大国家级城市群之间,谋划推进起呼应汉渝、衔接支撑作用的城市群。

“人和”即聚才宜人。要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创新创业。

企业如何抓住天时、地利、人和获得自我发展?要顺天时、跟党走、早布局,洞察开放先机;要抓住生产要素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朋友聚集优势;要处理好和政府的关系、上下游企业关系,人才和谐。以均瑶集团发展为例,均瑶集团加快布局宜昌中部中心,早规划在武汉合资航空公司,在宜昌设立均瑶乳业。集团还抓住宜昌棚户区改造、三峡移民安置等机遇,持续投资宜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宜昌是均瑶集团的第二故乡,天时地利摆在我们面前,关键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均瑶集团将会持续加大对湖北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为宜昌跨越式发展多做贡献。(三峡日报 记者 穆然 整理)

唱响三峡 是永恒的主题曲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导 许新宜

打造超级人才磁铁,吸引八方精英;建造世界旅游胜地,引来四海嘉宾。

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宜昌被武汉、长沙、重庆、西安、郑州四周环绕,处于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长江上游和中游分界点。宜昌还有独有的优势,那就是三峡这张世界级的名片,包括世界著名的三峡风景,满目青山绿水,旅游资源丰富;有三峡大坝,世界著名的水电城。宜昌要唱响三峡主题曲,围绕三峡这张名片做好文章、做足文章。

宜昌未来要围绕“创新、绿色、平安、和谐“四个关键词,着力打造长江流域生态走廊。创新是命脉,绿色是根本,平安是保障,和谐是目标。

创新宜昌,要站位更高。作为中国最大的水电城,可创建世界级长江中上游水电群调度中心。思考利用世界级的三峡风景带来的机遇,打造世界级风景名胜度假区,吸引世界上更多的人来宜昌旅游、投资。开创国家级文创基地。

绿色宜昌,要大力推进精准治霾、系统治水、科学治土、智慧管理,建设绿色城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创新全域旅游;创新水土保持工作,青山绿山变金山银山。把黄柏河、香溪河、柏临河等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廊道和度假社区;建设国际旅游度假胜地,全力发展服务业。

平安宜昌,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磁性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精英人才,因为真正的精英需要的是工作平台。建设云平台,发展智慧+,快速发展服务业。

和谐宜昌,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城乡和谐、中外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富裕健康;一镇一景,全民创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数字宜昌、智慧宜昌。(三峡日报 记者 穆然 整理)

找寻符合区域特点 的人才工作模式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孙锐

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就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当前,我国地方人才推动工作,主要存在着三种模式。

首先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才工作模式。先解决“人才有没有”的问题,着力点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围绕“人才流入区”建设,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大人才合作力度,强化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实用适用人才开发。

其次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才工作模式。其工作重点是瞄准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域打造人才小高地、产业人才聚集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积极推动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再次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人才工作模式。创新经济的人才工作着眼点,首先在于推动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业,其内涵是将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着力营造开放多元、宽怀包容、自我更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吸引、集聚国际化优秀人才,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和创造力,最终建立起在国际人才竞争、智力竞争、创新创业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与新型城市化建设中,宜昌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枢纽城市,宜昌城市经济要发展,就要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衔接周边城市,大力集聚人才。既要用事业激发人才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希望宜昌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三峡日报 记者 何冠英 整理)

整合全球人才资源, 助推城市经济创新发展

上海市侨联副主席 程东

宜昌是人才宜居昌盛的地方,愿宜昌整合全球人才资源,助推城市创新发展。

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素质高、竞争力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必须要有人才;引进和开发好人才,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腾飞。

如果将人力资源比作一个金字塔,而我们所定义的人才则是塔的最顶端部分。人才总是流向那些最吸引它、最能充分发挥其才智的地方。人才的知识属性、创造属性及价值属性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而其社会属性和流动属性则对地方的人才获取、保持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上海浦东的发展,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通过市场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对宜昌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人才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良好的区域经济为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培养和留住人才,就要转变观念,将人才的引进、开发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形成适合本区域的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确定后,要更加注重人才环境的优化。发挥政府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关注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使其实现良性循环,注重区域内的人才培育与开发。

目前,人才资源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枢纽城市,宜昌是个人才宜居昌盛的好地方,相信可以整合全球人才资源,助推城市经济创新发展。(三峡日报 记者 何冠英 整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