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丽中国绘好旅游底色--宜昌旅游转型提质发展纪实

2017-10-27 09:36  

党建引领,促进作风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催人奋进,令全国人民信心倍增,在我市旅游业人士中引起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心跟党走,立足岗位比贡献,继续砥砺前行,为宜昌全域旅游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宜昌旅游立足发展实际,创新党建模式,坚持以党建促旅游,以旅游强党建,充分发挥党建在提升现代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素质中的主导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工作引领和服务旅游发展的路子。

狠抓学习,提高认识。开展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和市委关于从严治党,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系列精神的学习传达。开展了党规党纪的集中解读和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在全行业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工作氛围。

建立机制,压实责任。市旅游委机关建立了从严治党、履职尽责的系列制度和规范,形成了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的运转机制,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体系。每月开展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各支部、各党小组围绕党日活动主题分别开展了民主生活会活动。压紧落实“两个责任”,开展了《党章》《准则》《条例》集中测试活动,全体党员参加,均达到90分以上成绩。

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市旅游委机关建立了重点工作督办机制,实行重点工作月清月结,建立台账,纳入年度考评。对较长时间的难点工作实行跟踪督办,进行销号管理,并与“五星党员”创评相结合,作为年底评先奖优重要依据,促进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党风促政风,政风带行风,目前全行业的作风建设出现了良好转变。

生态为纲,用好资源禀赋

近年来,宜昌旅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类旅游规划,着力推进旅游转型发展。在谋划建设清江、香溪河、黄柏河等长江支流生态旅游景区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纳入各级、各类规划中,要求各景区的建设规划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

市旅游委坚持生态、市场、民生的“三维纲要”,用生态“底色”描绘转型发展“绿色”,推动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宜昌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严格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在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的基础上,强化沿线重要景观节点的塑造,打造“滨水、环山、连城、串景、安全”的“双12”旅游景观绿道,即城区12条休闲绿道系统和市域12条旅游绿道系统,通过生态旅游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在宜昌旅游部门主导推动下,近年来,鄂湘渝3省14个城市开展三峡城市群区域合作,构建三峡生态旅游合作区,形成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绿为韵、以文为脉”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格局。合作推出的“畅游大三峡、船进神农架”等旅游产品,受到游客追捧。

2016年12月初,市旅游委牵头举办“中国长江论坛·2016”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旅游论坛,鄂湘渝10个城市发布《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旅游建言》,将共同加强政策扶持、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全域旅游、开展旅游产品创新、推进旅游营销合作,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十三五”规划重点旅游项目,涉及远安县全域和宜都市高坝洲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秭归县屈原镇、兴山县南阳镇、点军区土城乡5个乡镇。

转型升级,丰富产品供给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新时期,不断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将宜昌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休闲度假特色地以及鄂西乡村旅游首选地,成为宜昌旅游不断聚焦聚力的课题。

近年来,我市以重大项目为引领,通过实施旅游项目建设年、千亿文化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等活动,遵循市场规律,创新投融资方式,大力推进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投资建设,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市155个重点旅游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47.38亿元。其中,投资1.2亿元的旅游新区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投资8000万元的秭归月亮花谷、投资1.8亿元的长阳卓尔度假区一期项目试运营。百里荒旅游区投入4000万元,完成滑草场、滑翔基地和滑雪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

为解决中心城区旅游项目发展问题,我市投资3.3亿元实施下牢溪综合整治工程,打造下牢溪休闲游憩景观廊道;投资1.7亿元建设809厂工业遗址项目;投资7500万元建设夜明珠三峡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城区旅游内容,促进我市旅游由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

推进改造升级项目建设。西陵峡风景区投入4000万元,对景区进行综合改造,使老景区焕发新活力。三峡大瀑布已累计投入1.5亿元,大力开展景区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已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录;推进龙泉古镇、武陵峡口等景区创4A和枝江同心花海、远安三峡水乡、夷陵区三峡奇潭、五峰长生洞等景区创3A提档升级工程建设。

推进旅游厕所项目建设。放眼如今宜昌,随着旅游标准化创建和“旅游厕所革命”的强力推进,烙上“星级”标签的厕所遍地开花。每座厕所不仅外观亮丽,设计上更是增设了婴儿护理台、儿童马桶、残疾人便池等更加人性化的设施,厕所成为展示城市旅游形象的窗口。截至目前,我市共新建、改造旅游厕所340多座。其中,9座旅游厕所入选湖北最美旅游厕所,居全省之首,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

创意营销,拓宽客源市场

无创意,不旅游。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创意营销活动,让宜昌旅游的触角迅速延伸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既好看,又好玩的“脑洞”体验,使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认识宜昌、走近宜昌,到爱上宜昌。

7月4日,第八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新三峡”十大景区之一的三峡人家风景区举办,100多家海内外重要媒体和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了全程宣传报道和现场直播。据统计,以三峡国际旅游节为主题的新闻稿件在搜索引擎上达19.8万篇,视频稿件411个,开幕式直播浏览量和回放观看量1622.6万人次,传播覆盖面达到5600万人次。国家旅游局领导、湖北省和重庆市政府领导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除品牌节庆活动,今年我市相继举办了2017宜昌市乡村休闲旅游启动仪式暨第十六届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当阳市春季乡村旅游启动仪式暨第四届胡家湾樱花节、兴山县2017樱花烂漫朝天吼摄影大赛、夷陵区2017年“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乡村旅游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系列主题营销活动错落有致、各具特色,敲开了整个国内旅游市场。

此外,利用网络举办各类创意活动也是旅游营销的“吸睛”利器。从连续三年举办“爱上宜昌自由自驾”全国品牌车宜昌自驾游活动,到邀请全国各地知名微博达人、网络大V“寻情”宜昌山水;从覆盖中部六省市50余所高校、吸引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的爱上宜昌创意文化旅游嘉年华,到微博互动火热的“跨国CP”爱上宜昌之旅,每一次话题都能突破千万人气,也让宜昌旅游在新型传播渠道中一次次“霸屏”。

通过开通大巴、专列,宜昌旅游广拓客源,开展了山东、山西和河南专列大巴自驾车宜昌专线游活动。通过以上促销活动的开展,今年暑期形势大好,整体市场平均上升30%,有些产品和项目上升50%,星级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85%,五星级万达皇冠假日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93%,平均房价800多元,达到省会城市水平。

融合发展,助推全域旅游

在全市乃至全国各地全域旅游遍地开花的发展大潮中,宜昌正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世界级水利工程的区位优势,立足既有的山水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休闲度假特色地、鄂西乡村旅游首选地,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全面升级。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夷陵龙泉镇、长阳高家堰镇、五峰栗子坪村、宜都弭水桥村、夷陵官庄村5个单位创建湖北旅游名镇名村经省旅游委检查验收并通过公示。夷陵区作为湖北唯一的县区入选国家旅游局评选的“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五峰栗子坪村、茶园村入选第一批“湖北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建设试点单位。6个县市区的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申报创建“湖北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

产业融合东风正劲。旅游与文化融合,举办了2017宜都文化艺术节暨三峡九凤谷第二届紫荆花文化节等活动。旅游与体育融合,远安县举办了国际田野马拉松赛、枝江市举办了中国自行车联赛湖北-枝江站暨第八届环百里洲自行车赛。旅游与科技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荣获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旅游与中医药产业融合,14个单位申报创建国家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打造了朱家楼子休闲农庄、三峡灵芝文化产业园、牛庄乌天麻观光体验基地、关口垭木瓜花都景区等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旅游与“双创”融合,三斗坪镇、乐天溪镇、嫘祖镇、昭君村、715文化创意产业园等5家成功入选“湖北省旅游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单位”。

旅游扶贫,用美改变贫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方略和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乡村旅游综合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开展旅游扶贫大行动,将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全市旅游扶贫带动脱贫人口15846人,旅游扶贫带动贫困户增长率为42.46%。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被省旅游委表彰为全省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突出贡献单位。

在扶贫模式上,探索形成了以长阳清江方山景区为代表的“景区带村”、以当阳红林生态农庄为代表的“能人带户”、以远安金桥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农户”、以秭归圣天观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公司+农户”等四大发展模式,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贫困户和村集体增收,争取旅游扶贫效果最大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业态培育上,组织长阳、五峰、秭归等重点县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开办农家乐172家,240家农家乐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80人就业。在项目发展上,组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关口垭“木瓜花都景区饮水工程”项目、“高家堰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栗子坪村和白溢坪村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4个项目均已进入实施阶段。在金融支持上,组织协调银政合作、银企对接。今年3月13日,农行三峡分行与夷陵区政府签订旅游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三年提供不少于2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助力旅游扶贫金融服务。

在品牌创建上,将旅游扶贫与相关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我市上榜4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5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40个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61个中国“金牌农家乐”。按照省旅游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创建湖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的通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3个县、夷陵区分乡镇等16个乡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池村等22个村,共41个单位已申报并正在创建湖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

依法治旅,优化发展环境

为贯彻落实市委“转作风、抓落实”会议精神,全市旅游行业即知即改、连续作战,在全市3A级以上景区、3星级以上饭店、10个城市旅游窗口、重点景区周边和旅游廊道开展了持续半年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及打击“三黑”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查出问题915项,已整改完成近900项,旅游景区及周边基本实现了“环境卫生达标、旅游设施完好、安全隐患排除、管理服务提升”的目标,多年存在的拉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宾馆饭店的服务环境与质量及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宜昌代表湖北省接受国家旅游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春夏季行动”专项督查,得到督查组充分肯定。

综合整治使旅游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今年来旅游投诉率同比下降14%,投诉结案率100%,协调落实理赔金额240多万元。“五一”期间,旅游景区实现“零投诉”。“十一”期间,接到有效投诉8起,同比下降78%。

为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让游客游得安心、放心、舒心,市旅游委还大力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旅行社、门市部、在线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和导游规范执业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违法违规“一日游”、强迫游客购物消费、无证无照、虚假宣传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

在旅游安全整治上,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旅游企业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督导企业依法依规组织安全生产经营。积极开展了行业火灾防控活动、景区特种设备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A级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排查整治行动等,促进企业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开展了汛期旅游安全工作,督促县市区旅游局和旅游景区完成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编修工作,并组织实际演练,推动安全监管常态化运行。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过去,这一发展目标的表述增加了“美丽”二字,令人心驰神往。

阔步前行的宜昌,拥有旅游这张美丽的城市名片。旅游是生态环境依赖性产业,也是环境友好性产业。旅游景区总是建在资源好、生态好的地方。旅游的发展,又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新的时代大幕已然开启,宜昌旅游,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切实遵循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抢抓宜昌成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的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适应旅游发展新常态,确保实现“十三五”千亿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不断推进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建设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绘制好宜昌旅游的靓丽底色。(三峡日报 通讯员 陈凌,记者 王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