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茶史空白,守护茶业遗产 拂去历史尘封泡一杯宜红茶的乡愁
12月10日,国内著名茶叶专家共聚宜都,参加《宜都红茶厂史料选》评审交流会,考证宜红茶的发展变迁。
宜红茶同祁红、滇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但新中国成立后十余年间关于宜红茶的历史记录,曾是一片空白。
与会专家评价:《宜都红茶厂史料选》填补了这段茶史空白,红茶厂老设备是中国茶业活态工业遗产。
百万字“宝贝”,填补茶史空白
“宜都通过文字史料、实物史料的整理,还原1950年至1961年宜红茶发展历程,细品古茶道的浓浓乡愁。”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介绍。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亚隆,是此次编纂的牵头人。
他说,我省将宜红茶作为茶业发展的重点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名片,然而那十余年宜红茶的历史记录却一片空白,参与万里古茶道申遗也无史料支撑。“详查了十几本茶学专著和史志,花了大半个月,把所有海关资料看完了,获得的史料寥寥无几。”“当时非常沮丧!”李亚隆说。最后,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检索宜都红茶厂的资料。没想到竟发现了500万字的记录,详细反映了宜红茶的历史,“都是宝贝啊!”
在省市档案局和农业部门支持下,宜都市委市政府组织编撰了四卷本、100万字的《宜都红茶厂史料选》,一段尘封的历史,由此揭开面纱。史料记载,1876年,鄂西开始生产毛红茶;1876年,鹤峰县开始修建宜红茶古道;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宜都红茶厂成立,统领湖北、湖南2省16个县的宜红茶收购、精制和出口。至此,宜都逐渐成为宜红茶加工贸易中心。
编委会成员、宜都宣传部部长陈珊珊说,这不仅是对宜都宜红文化的正本清源,也是挖掘文化脉络并进行成果转化的成功探索。
70年前的设备,至今还能运转
翻开《宜都红茶厂史料选》,新中国成立后宜红茶生产、销售等情况,一目了然。
宜都红茶厂1950年工作计划写到:“茶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这次我国和苏联签订的中苏贷款协定,关于茶叶一项,即为运苏作偿付交换机器的用途。”
担负着中苏贸易重任,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宜都宜红茶年产量迅速增至2000吨左右。
关于宜红古茶道,同样有清晰记录。翻开第二册第7页的“宜红区运输路线统计表”,采花台至渔洋关畜力运输需4天,都镇湾到宜都木船运输需2天,制表时间是1952年。
捧卷在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赞叹:“史料选内容丰富、体量巨大,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对外贸易尤其是宜红茶发展非常重要,是中国茶业珍稀的档案史料。”
专家一行来到宜都红茶厂(现名“湖北宜红茶业”)实地考察。车间里,11台上世纪50年代的设备引人驻足。
该公司总经理罗华介绍,经历了产量下降、企业改制、厂址搬迁,70多年后,现存的宜红生产线,还有风选机、平圆筛、干燥机等11台旧设备。这是当时国内建造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茶叶生产线,且现在还能正常生产。
其中,有台宜都红茶厂自主创新设计的风选机,机身还是木头的。其将农村传统的“风斗”联装,使茶叶通过3道循环,即可完成风选工序,生产效果、工作效率不输当今的新设备。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肖文军说:“宜红茶生产流水线保存完好,工艺先进,至今能正常运行,堪称奇迹,是我国罕见的茶业活态工业遗产。”
入列“中欧互认”,打造湖北名片
今年6月,经过5年漫长的商标之争,“宜红”商标在被某外地企业抢注20年后,终于被法院宣告失效。“宜红”作为区域性公共品牌,回归宜红茶主产区。
好事成双。不久,“宜都宜红茶”被选入中国和欧盟互换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拿到了出口欧盟的“通行证”,是我省唯一入选的茶叶品牌。
抚今追昔,振兴宜红茶文化和产业,还有哪些路要走?
李亚隆提出,宜红茶的复兴重在对品质的提升、历史的探索和品牌的构建。要在做好品质定位、市场前景评估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
省档案局副局长马尚云建议,产业振兴,文化先行,可创办宜红茶文化博物馆、产业研究院,加强对相关史料、文献的整理并出版丛书。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黄伯权建议,要加强对口述资料、实物资料等的抢救,进一步收集宜红古茶道史料,适时召开学术研究论坛。
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孙宏侠认为,宜红茶是我省茶产业的重要名片,政府部门将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塑造品牌,推动宜红茶走向世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