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黄良华建议
将枝江建成全省最大锂电池产业基地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研究启动,锂电池产业正处于风口。”市人大代表黄良华表示,宜昌要抓住这一战略转型机遇,将锂电池产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并致力于用3至5年时间建成全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基地。
“综合各项情况来看,枝江的条件较为成熟”,黄良华说,2017年,枝江市委、市政府加大新能源项目特别是锂电池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混合所有制的方式签约锂电池项目3个,筹备签约项目8个,全市锂电池产业链已初步建立,预计3年后枝江市锂电池产业可以突破百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锂电池产业将成为枝江的重要支撑产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黄良华看来,这“东风”就是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建议编制宜昌市新能源发展规划,指导各县市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制定全市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加快充电桩建设,尽快将主城区及各县市城区的公交车、出租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鼓励民用汽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加大部门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有效整合落实配套扶持资金,建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加强人才技术力量支持和智力保障。(三峡日报记者 黄彦乔,通讯员 杨明)
何庆玲代表建议
加强麻池古寨红色教育基地推广
1月3日上午,出席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长阳代表团37位代表,精神饱满地步入会场报到。
“上周二,清江画廊倒影峡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工,鄂旅投现场再投14亿元,签约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方清路项目郑王段也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高家堰段宜长快速通道主干道征地公示,长阳2018年项目建设的冲锋号正式吹响。”作为一名从景区一线普通导游岗位成长起来的市人大代表,何庆玲也深深关心着长阳全域旅游事业发展,“开工现场再签约,这是鄂旅投支持宜昌和长阳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大手笔,将为长阳打造旅游支柱产业,建设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2017年度提出的《关于支持长阳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建议》,被评为24件优秀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之一。”何庆玲难掩心中的激动。今年,她又带来了《关于推进长阳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建议》以及《关于加强麻池古寨红色教育基地推广的建议》。她说,红六军第五十师曾扎营于长阳,100多名土家儿女跟随贺龙元帅闹革命,在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众多革命活动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真实生动地记载和见证了长阳的革命历史。她建议,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使部分革命遗址得到进一步的修缮,充分彰显长阳红色历史经典,发挥长阳革命老苏区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三峡日报记者梁剑)
官季、李云达等14位市政协委员建议
建设中武当天柱山旅游大格局
1月3日,官季、李云达等14位市政协委员建议,中武当天柱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融合意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以天柱山为主体,以清江方山、天柱山村所辖区域为两冀的“一主两冀”旅游发展大格局。
中武当天柱山是长阳的一个道教活动场所,也是一个集奇特险幽谷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其周边更是一个贫困程度很深的区域。如果以天柱山峰石奇观、避暑气候为主线,进行整合开发与品牌打造,将把天柱山区域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特色鲜明、设施配套、服务优良,集观光赏景、养生避暑于一体的度假区,并成为宜昌“一带四廊”和宜昌都市后花园中最亮丽的旅游品牌。
为此,14位市政协委员共同建议:把中武当天柱山“一主两冀”大格局建设,纳入宜昌旅游总体规划中,进行高起点地编制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打通天柱山、清江画廊、清江方山旅游环线交通。市旅游、交通、民宗、国土、林业、环保、扶贫等相关部门要将此纳入市级发展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天柱山区域贫困程度深,要整合旅游扶贫的相关项目和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力度。(三峡日报记者龚昌俊)
市政协委员于游海建议
使用催化氧化技术治理化工企业废气
“在当下化工产业环保整体升级的大环境下,化工环保治理和减排已迫在眉睫。”1月3日,市政协委员于游海告诉记者,我市化工企业众多,顺应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大趋势,企业应加快环境治理工作,加快传统产业自动化、设备工艺技术等升级改造,形成升级、受益、再升级的良性循环。
于游海说,传统产业大多是基础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大,升级的投入不能仅看作是增加的成本,相反它为企业的永续发展、增加竞争力提供了保障,可以预测升级完成的企业,未来经济效益会大增。因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化工企业废气治理力度,使用催化氧化技术,辅助前后喷淋洗涤等综合技术,解决大部分化工废气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三峡日报记者裴乔丽)
市政协委员匡玲建议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要实现我市建筑业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传统建筑业必须转型升级!”1月3日,市政协委员、湖北广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匡玲在分组讨论上建议,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匡玲介绍,粗放的传统建筑业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动力严重缺失、老化,没有什么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还有环境污染、质量常见问题突出,安全事故频发等等,而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得以有效解决。
记者了解到,装配式建筑即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连接而成,通俗地说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匡玲告诉记者,年轻人一定愿意应聘到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工作,成为产业工人的农民工既能享受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也能体面地干活,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城市工地的噪音粉尘和垃圾等污染,同时还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实现了绿色施工和循环经济。
让老百姓住上满意的房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装配式建筑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匡玲说。(三峡日报记者齐小宇)
市政协委员袁宏川建议
治理三峡大学周边环境提升吸引力
“工程已于12月开工,这潭死水终于要‘活’了!” 来自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市政协委员袁宏川说,校内的求索溪原本是修建葛洲坝工程时,黄柏河河水倒灌而形成的一潭死水,在学校与市政府多次协商下,求索溪生态补水工程终于提上日程。通过地下涵管从运河引水,这潭水终于接上了“龙头”。
令袁宏川和全校师生高兴的远不止这些,学校每年3月的桃花节,12月金灿灿的银杏树林……无不见证着越来越美的校园环境。今年,他针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提交了提案。袁宏川说,各类环境条件的改善不仅令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有保障,更为学校提升了潜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峡日报记者宋志豪)
政协委员骆伟建议
易堵路段架过街天桥
“我市部分路段斑马线过于密集,而城区又普遍存在行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较少的情况,这样很容易造成拥堵。”1月3日下午,市政协委员骆伟在分组讨论时表示。
骆伟介绍,通过调研,他发现沿江大道沿线、合益路、体育场路等路段,斑马线过于密集,而在发展大道、城东大道等路段,又普遍存在行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较少的情况。这样,很容易产生交通拥堵,并对行人安全带来隐患。
他表示,交通网络的完善健全是城市硬实力的体现,希望市政、交通、规划、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加强对宜昌城区易堵路段的调研,合理规划。建议相关易堵路段架设行人过街天桥;部分车流、人流较多路段考虑建地下通道。如此以来,交通脉络疏通了,整体通行速度才会提升。(三峡日报记者何冠英)
政协委员王俊建议
增设东艳路公交班线
1月3日,市政协委员王俊在分组发言时说,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市公证处搬到东艳路41号之后,很多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前往多有不便,打的士成本高,建议增设东艳路公共交通班线。
目前,途经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市公证处门口唯一的公交车是83路(物流园配送中心站——金东山商业城站),首末班:08:25 、末班17:50,一天仅两趟,早晚各一趟,途经12个站点(8.84公里、29分钟)。
王俊建议,增加正常上班时间内83路公交车的班次;增设东艳路、东山大道、三峡物流园之间的小型环行公交线路,便于人民群众从东山大道换乘前往;增加68路公交车东艳路市法援中心站,途经火光村七组、市法援中心站、三峡物流园、宜昌东站。(三峡日报记者龚昌俊)
政协委员李成芳建议
改善山区学校教学环境
“好老师引进不来,进来了也留不住!”1月3日,市政协委员、五峰渔洋关幸福小学校长李成芳在分组讨论时,沉甸甸的一席发言引起现场共鸣,山区的教育怎么办?
“我18岁参加工作,当时是最年轻的老师。现在我已经40多岁了,还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李成芳开起了玩笑,但玩笑之余,却让人深思。“年轻的老师都不愿来山区,就算来了,但过不了多久也走了,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50多岁了!”
李成芳建议,一方面要提高山区教师工资保障待遇,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特别是加大信息化投入,可以弥补解决优秀教师贫乏的问题。比如在山区学校建立录播室,让城乡学生同上一堂课,最大化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改善课堂生态系统。(三峡日报记者齐小宇)
政协委员黄晓敏建议
加大乡村文化投入
1月3日,黄晓敏委员建议,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增加项目资金的投入,每年举办一次农民体育运动会。
黄晓敏说,这些年,农村的文化建设上做了好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如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文化活动广场,配置各种运动器材,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并带动经济发展上起到很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乡镇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设置不够;群众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等等。针对以上情况,黄晓敏建议,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弘扬乡贤文化,网络村里走出去的社会各界名人参与家乡经济文化建设。凭借其在乡里、村里的威望,以自身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重塑乡风,实现基层管理的和谐发展。(三峡日报记者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