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大考”,2017湖北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2018-01-10 08:32  

2017年湖北经济回眸(上):出发,向着新的征程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又到一年盘点时,2017年,我们收获了什么?

年终“大考”,我们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稳——从开年到岁末,经济增长走出一条平顺的线条,前三季度经济增速7.8%,先行指标稳步向好。

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效能之变,迈向高质量发展,荆楚大地风起云涌。

运筹帷幄 稳字当头

生产总值、三产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居民收入与消费……一项项经济数据,如同人的体检报告,显示出经济的健康状况。

7.8%,这是我省前三季度GDP增速。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7.6%、7.8%、7.8%,2017年的湖北经济增长曲线图上,标注出一条几乎平顺的线条。没有大起大落,实体经济整体复苏向好。“稳”,成为2017年以来我省经济的鲜明底色,也成为我省经济趋势的最基本判断。

稳,写在经济成绩单的方方面面:“三驾马车”跑得稳——

投资稳。前11月,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51个重大产业项目、227个省级重点项目、258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消费稳。全省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89.76亿元,增长1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出口稳。进出口、进口、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0.8%、21.6%、20.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个、0.7个和8.8个百分点。

农业、工业生产稳——

粮食、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就业稳,创业热——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8.14万人,同比增长5.4%,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省每万人市场主体量中部第一,东湖高新区平均每天注册58户新企业。

物价稳,口袋暖——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与前10月持平。前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8.6%,比上半年提高0.1个、0.2个百分点。“四平八稳”的成绩单,看起来不起眼。然而,放眼2017年我们面临的复杂经济形势、巨大转型压力,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份让人提气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这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巩固了经济稳定运行格局。

全省通过查处“地条钢”、清理整顿电解铝项目、关闭煤矿等,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因城施策去库存初显成效,截至11月底,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较去年底下降2.1个月。

降成本的获得感继续增强。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继续扩大,1月至11月成交351亿千瓦时,节省企业成本13亿元;“营改增”实现净减税274.6亿元。

这一年,国企改革“攻山头”“啃骨头”,“三供一业”剥离、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企业效益大幅回升。截至11月末,全省省市县三级国资部门监管企业354家,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2%。

这一年,开放的胸怀更广阔。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高居全国前列;来鄂世界500强数量位居中部第一;鄂产手机、电脑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福医药并购美国、澳洲大药企……“不靠边、不靠海”的湖北不断刷新经济地理位置。

“面对经济结构偏重、民营经济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压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含金量非过去能比。”省统计局人士分析。

质效提升 进之有道

迈向高质量,提高含金量。回眸2017年湖北经济,除了“稳”字,另一个关键词便是“进”。

进,体现在结构之变,展现在动能在转,落实在质量效益提升。

投资结构更优了。前11月,民间投资扭转上年滑落的态势,增长7.2%;工业投资增长11%,显示我省投资正在向实体经济回流;技改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8%、23.9%,较上年同期加快。

发展质效更好了。前10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1.7%,“真金白银”的税收收入可比增长16.1%。

区域亮点更多了。武汉市继续担当经济“主心骨”,招商引资创下历史新高;十堰、荆门拼搏赶超,多项经济指标闯进全省前列;宜都、大冶、仙桃、枣阳4市跻身全国县域百强。

产业转型更快了。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前11月,占全省工业比重近90%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明显快于采矿业和能源生产供应业。先进制造业中的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电子设备制造、医药行业增速领跑全省工业,分别增长14.8%、12.9%、16.9%、17.7%、14.4%。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速回落至3.1%,占比降至28.2%。

功能平台更牛了。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填补我省全国交易平台空白,将吸引近千家碳资产管理公司、咨询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减排项目业主等市场主体入驻湖北,万亿绿色资本将为我省经济版图添彩。

企业家,对市场冷暖最敏感。

看,企业“账本”这样写:2017年1月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9%,比1月至9月加快0.5个百分点。

听,企业家这样说:省工商联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结果显示,第三季度我省民营经济景气指数为54.6%,民营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0.5%,均在荣枯线(50%)以上。

这一年,先进产能稳步发展,优质供给加快孕育。“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航母、机器人、大飞机,湖北身影、湖北元素频频亮相,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作出“湖北贡献”。

动能转换 创新起跳

新路走出甜头来。2017年,还是新业态、新产业“怒刷”存在感的一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吴文娟

新业态蓬勃发展。

从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经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武汉企业“斑马快跑”以醒目的“斑马纹”,在网约车市场渐跑渐稳。

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如蝴蝶翅膀,扇动整个经济社会。“双11”不再只是网上零售的“狂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潮流中,湖北人买下66.33亿元。

在工厂,“聪明”的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挥舞手臂。前11月,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0%,占比提升至32.7%,领先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新产业加速成长。

北斗产业,书写“中国精度”。光庭科技研发出具备高精度、能实时更新数据的“超级地图”,自动驾驶汽车在暴雨狂风中仍能准确识别周边环境。

四大国家级新基地建设,重塑湖北经济版图。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提升产业含金量。

“生物汉军”加速成长,成为各自领域“隐形冠军”。人福医药、明德生物、耦合医学、璟泓生物、中旗生物、新华扬等迅速成长,成为各自领域的排头兵。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从钢产量到硅含量,从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制造到“智”造,今日湖北,新动能闪耀。

看重点区域,东湖高新区举起创新“大旗”。小米科技、科大讯飞、小红书等23家一线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进驻,涌现出斗鱼网络、奇米网络、斑马快跑等3家独角兽企业。

看动能转换,新旧交替跳出精彩舞步。黄石新冶钢投资百亿元技改,一根根特钢新鲜出炉,伴随航天飞船遨游太空;宜昌掀起大规模绿色行动,关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

看创新平台,通过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新技术、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式集聚全球创新能量、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湖北不断提高供给体系“技术含量”,打造新技术供给的“生力军”。2017年,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24742份,成交金额达1066亿元,同比增长14.9%。

积跬步,致千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湖北日报)

2017年湖北经济回眸(中):亮眼的“含金量”

“我们自主研发的华中8型数控系统,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给机床安上了‘国产大脑’,在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供不应求。”华中数控负责人介绍,上月末,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

以质取胜,以绿取胜,以效取胜。2017年,越来越多的湖北企业发力高端供给,掌控产业话语权。

打量2017年,顶住下行压力,湖北经济成色亮眼:供给质量越来越高、“体型”越来越优、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湖北经济增长是在应对‘安全、环保、质量、金融’等多种因素变化中实现的,非过去所能比,含金量更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汪海粟评价。

质量变革“湖北货”抢手

怀揣独门绝技,方能独领风骚。2017年,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在荆楚凝聚。

“破、立、降”,全省上下更大力度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技术改造,培育竞争新优势。

新技术不断涌现——

武汉大学的卫星定位技术,使我国卫星定位进入“厘米时代”;三江航天首创“星箭一体化”技术,改写我国航天发射机动能最强和测试发射最快纪录。去年,我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066亿元,创历史新高。

发展质效迅速提升——

襄阳航宇集团研制的航空防护救生装备除装备我空军、海军外,还出口到1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挽救多名飞行员生命,被誉为“蓝天上的诺亚方舟”。前11月,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占比提升至32.7%。

供给质量持续改善——

高德红外研发出的红外热传像核心探测器,打破西方国家长达40余年的封锁,被称为“中国红外芯”;“中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于光谷,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从开发设计到整车制造,装上“工业大脑”的三环集团,正甩掉传统制造方式。在该集团,利用PLM(产品全周期管理系统),不仅在设计、工艺、产品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共享,还可以异地协同。

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智能,抢占制高点。1月至11月,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达448.53万户,同比增长10.4%。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9%,快于整体工业1.5个百分点。

湖北是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是湖北工业的重要基础和现实生产力。提升传统动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深入推进。从纺织到钢铁、从化肥到水泥……传统制造企业纷纷注入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以“变”应万变。

美的武汉智慧空调数字化工厂,依托信息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管路加工及钣金车间、注塑车间实现“黑灯生产”;武汉爱帝集团依靠数字化信息系统,从研发制造、工序控制到物流分销,服装生产实现全流程联网……通过技改“换装”,一个又一个湖北企业加速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前11月,全省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3690.73亿元,增长36.8%,高于全省投资平均水平25.7个百分点。

“湖北货越来越抢手,高端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器件、芯片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汪海粟说。

转型升级萌生新天地

回顾2017年,荆楚上下转型步伐更坚决、更有力、更轻快,湖北经济“体型”越来越优。

优在绿色发展,集聚发展潜力——

宜昌,为长江生态保护“让路”,2017年关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25家,目前沿江1公里红线正在形成。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眼下,宜昌正在加紧打造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样板,推动化工产业迈向中高端。

黄石,忍受黑色谢幕的阵痛,有了绿色崛起的好戏连台。烟囱倒了,矿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落户黄石的电子信息企业达30余家,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一个千亿级的接续替代产业正在崛起。

边“退”边“进”,湖北坚持以投资增量的优化促进存量的调整。前11月,全省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260.86亿元,增长23.9%,高于全省投资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

优在结构优化,汇聚磅礴动力——

从产业结构看。前三季度,服务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良品铺子、安琪酵母、屈菇集团、京天华盛、攀升兄弟等一大批电商企业,纷纷跃升为国内行业龙头。我省正加紧长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楚天云的建设,将助力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当好产业“追随者”,更要成为产业“引领者”。

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喜人。诞生短短3年,武汉华星光电相继托起我国首条第六代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生产线、首条柔性可折叠AMOLED显示屏生产线,打破国际封锁,让高端中小尺寸显示屏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国家存储器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天马第六代显示面板、京东方高世代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中国“缺芯少屏”的历史正在改写。

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瞄准生物医疗制剂及服务、激光装备、北斗导航应用、海工装备、商业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带领湖北经济加速转型升级。1月至11月,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8.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11.0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低位运行。水泥、钢铁、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一个个产能过剩行业纷纷瘦身健体,壮士断腕。1月至11月,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速回落至3.1%,占比降至28.2%。

优在效益提升,发展后劲十足——

中南设计集团7家子公司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极大地激发了核心技术骨干和关键经营管理者价值创造动力。截至2017年11月末,全省省市县三级国资部门监管企业354家,实现利润总额213.64亿元,同比增长67.2%。

动能转换新引擎能量强劲

结构变优,效能提升,最大的推力源于创新。

行走荆楚大地,经济新动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新经济澎湃新动力——

武汉光谷的卷皮、斗鱼、盛天网络、宁美国度等4家互联网领军企业,实现了从0到1的蝶变,正在快速通道上奔跑,被誉为武汉互联网+“四小龙”、“光谷F4”,形成全国互联网产业新高地。

共享经济火遍荆楚。上月,网约车武汉斑马快跑上演“蛇吞象”,并购武汉圣龙汽车出租公司,成为国内首个网约车并购传统出租车案例。作为华中地区首家获得网约车牌照的网约车平台,不到一年时间,斑马快跑已在全国设立180多家城市分站,布局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

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远远超出人们预想,武汉光庭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依迅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自动驾驶车上路试跑。

手机扫码支付,便可带走心仪商品……在武汉中百仓储超市里,“自助收银”让结账不再排长队。伴随着消费升级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一场重塑传统商业、制造、金融模式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的时代新潮,日益刷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新经济,正在深刻改变湖北经济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

2017年岁末,在鄂央企航空工业特飞所设计的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昂首腾空;大国重器“深海勇士”交付,潜水器“收放”系统出自武汉。

湖北省“十三五”船舶及海工装备重大项目——海洋核动力平台已进入技术设计收尾阶段,即将转入工程建造,首个平台预计2020年前问世。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相继发力。2017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4.1%,比1月至10月提高7.2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6.9%、17.7%,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个、10.3个百分点。

创新创业热潮席卷全省——

光迅科技的光器件源源不断地为华为、阿朗等国际一流通讯企业输送核心产品,并与阿里、腾讯、百度等行业大佬密切合作。实力源于科技创新,每年,光迅投入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

在光谷,已形成“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的创业氛围。2017年,光谷新增458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51家,跃居全国高新区第四位。无论处在哪一轮风口,高新技术企业如同瞭望塔上的创新哨兵,引领湖北经济在高质量之路上迅跑。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全国注目。截至2017年12月15日,全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达28.29万人,是上年的近两倍。

新动能加速集聚,新活力汪洋恣肆。创新,正在成为湖北经济最强推动力。(湖北日报)

2017年湖北经济回眸(下):实干,唱响湖北好声音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见证了全省上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源于我省攻坚克难、推进转型发展的果敢。

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北,迎来了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变革。

新理念,入脑入心

湖北行动铿锵有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以高远的视野、清晰的战略,指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位。

踏准时代的鼓点。回顾2017年,一系列密集出台的政策,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湖北行动。

创新,牵住发展的“牛鼻子”。《湖北省激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暂行办法》《湖北省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无不针对我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调动不够等短板。《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从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分类管理、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提高间接费用比重、扩大科研仪器设备采购自主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新举措,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协调,让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打通县域创新“神经末梢”,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

绿色,让经济发展更有后劲。2017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把绿色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生态环保作为重要屏障,把绿色福利作为根本民生福祉,湖北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1+5+N”规划体系,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真正落地。

开放,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新一轮降成本“32条”,2016年、2017年连续两轮降成本,累计为企业降成本2000多亿元。招商引资“16条”,含金量高,诚意满满。鼓励各地有序推进重资产招商,政府可代建厂房及厂区基础设施、代购生产设备、配套提供员工公寓等,吸引龙头企业轻资产“拎包入住”。民营经济“18条”,干货一大串,扶持全方位。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海外资本市场首发上市的企业,或“借壳”上市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湖北的企业,省财政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

共享,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唤醒土地、山林、水面等沉睡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我省出台实施方案将中央改革精神落地落实,聚焦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关键环节,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根植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以五大理念为指挥棒,荆楚儿女在作答经济问卷中主动作为。

“退”无效产能,“进”有效供给

改革向纵深挺进

1月8日,宜昌同时登上《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两大国家级媒体醒目位置。

占全市工业1/3的化工产业,毫不迟疑地“退”出沿江区域。2017年,宜昌关停25家沿江化工企业,影响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11月同比下降0.6%。

腾出的空间,已被47.7万平方米的绿地取代。原有的化工产能将迁至高水平精细化工园,向高端化、绿色化、集聚化、循环化迈进。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高端装备等产业,超过40%。

2017年,和宜昌一样,全省上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掉无效供给,“加”上有效供给。

黄石以工业旅游为支点,借势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撬动乡村游、红色游、全域游,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工业旅游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九。

鄂州去“重”前行,钢铁水泥去产能563万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领先,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首次超过工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去杠杆,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资金明显回流实体。

荆州市新增“四板”挂牌企业431家,总量全省第一。荆门市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活动,全社会融资额突破400亿元。

有披荆斩棘的艰辛,也有攻城拔寨的欢笑。

降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加大ETC、通衢卡优惠力度等降低物流成本的举措,共减轻企业负担约25亿元;全面“营改增”,为企业减税300亿元;停征绿化补偿费、联网维管费、河道砂石资源费,我省成为全国首批实现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省份之一。

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017年12月1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政务服务中心,点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目前,该片区72项审批事项可在网上预约办理、现场确认,企业办事平均等待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约40分钟,群众平均办事时间从21分钟缩短为10分钟左右。

大刀阔斧的“放管服”改革,引领全省行政审批改革大潮。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到集中的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再到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我省努力实现“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给市场“让”出了更大空间。2017年12月26日,湖北政务服务网上线试运行。全省50个省直部门以及试点的武汉、襄阳、宜昌、十堰、荆州、荆门、咸宁等市,部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统一办理。50个省直部门发布事项1481项,87.3%的可网办。

补短板,固底板,多措并举。黄石实施工业强市三年攻坚计划,狠抓“百企技改”和“双千服务”,技改投资增长翻番,产品产销率达98%以上,工业呈现产销两旺、质效提升的局面。全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和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四大补短板工程深入推进。

拼搏赶超,上满发条往前闯

荆楚大地气场升腾

2017年,全球的“武汉校友”,都收到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招贤令”。

这份“招贤令”,迅速引爆武汉校友“朋友圈”。武大校友、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华科大校友、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武大EMBA校友会会长、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等知名校友纷纷第一时间回应,助力武汉招商引资。

大打“校友牌”,武汉市策划举办校友资智回汉活动9场,校友项目签约金额1.3万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校友招商模式助力该市签约项目投资、引进大项目、落户企业总数三项指标破纪录。

破纪录的背后,还有一群“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狮子型”干部。截至2017年11月15日,武汉共选拔任用122名“狮子型”干部,平均年龄47.3岁。他们带头拼搏、冲锋陷阵。

招商引资,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全力推进。调度、推进、约谈、督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各地、各职能部门主动服务,千手万手护发展;大批党员干部,涌向招商一线,比能力、比作为。

荆门市坚持在招商一线考察选拔使用干部,出台《为官不为行为问责办法》,问责干部373人,倒逼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一批在招商引资一线打拼并干出成绩的干部被提拔重用。同时,出台推动创新发展和农业招商引资两个“十项政策”,推进产业链招商、重资产招商、聘请顾问招商,含金量颇高的招商引资政策,引来9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27家总部企业落户。“无中生有”的汽车产业,成为荆门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鲜活见证。

十堰市层层明确、盯牢比拼赶超目标,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季度拉练等活动。新引进注册规模以上招商项目270个,增长123%。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去年,荆门、十堰主要经济指标“闯”入全省前列。

争国资、调民资、引外资,各地拼搏赶超,以更大气魄、更大作为取得更大成效。

与央企对接,借来东风好行船。2017年6月,第四届湖北省与在鄂央企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在汉举行,项目总数约370个,囊括智慧城市、新能源、节能环保、特色小镇、智能制造等领域,增强全省发展后劲。

激活民间投资,一批PPP项目相继实施。2017年,全省PPP项目累计中标投资额居全国第4位。医院、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智能化停车设施、旅游景区,无不散射着PPP模式的蓬勃热力。

利用外资方面,2017年我省前三季度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10家,同比增长近10%;合同外资7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倍,其中第三产业合同外资增长7.9倍。“近九成外资投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表明外资看好湖北未来发展。”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奋发,拼搏。回首2017年,成就来之不易。

新起点,新作为。展望2018年,迈向高质量,时不我待。

新征程上,湖北必将奏响更强音!(湖北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