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六大重点”提升发展质量
——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一
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
2018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湖北如何稳中求进?如何提升发展质量?全省经济工作会指出,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推进六项重点发展任务。
新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才能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今日,湖北日报邀请专家解读会议精神,敬请关注。
借市场之手打赢攻坚战
关键词
三大攻坚战
【会议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特有关口。
“当前我省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可控,但潜在风险不可忽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我省企业高杠杆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部分企业负债仍较高,政府的隐形债务风险也不容忽视。
他建议,要稳妥推动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负债率。同时,加强全口径债务管理,摸清隐形债务底数,严格控制增量,积极消化存量。
近两年来,我省养老保险面临一定缺口,有的地方面临穿底风险,潜在的支付风险值得警惕。董登新建议,要稳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参保对象。
对于近期部分市州房价快速上涨,董登新认为,三、四线城市房价有补涨要求,风险总体可控。市州政府要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之际,加大民生改善投入力度。他建议,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与产业园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统筹结合起来,避免走一、二线城市纯房地产开发的老路。
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董登新说,精准扶贫要谨防“数字脱贫”,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脱贫后有可能返贫。要把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
我省生态地位重要,污染防治更是责任重大。“污染防治要动真碰硬。”董登新说,眼下,少数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增长,对环保不达标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建议,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新发展理念,纠正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建立市场化、法制化的环保理念。将环境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推动从投资、生产、流通、消费到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转型升级。对环保不达标企业,要坚决予以整顿、停产,甚至让其倒闭。
转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创新驱动
【会议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化科技创新的渗透度。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力。提升科技创新的转化率。“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湖北经济也是如此。”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说,这意味着过去主要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向由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驱动经济增长。
这一过程中,动能转换是重中之重。过去,湖北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土地供应数量逐年递减、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相关红利在减弱甚至消失。湖北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高智力、技术、科研成果等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湖北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收益递增的核心所在。“我们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不失时机地加大创新力度,促推增长动力的转换。”邹薇说。
首先,消除制度性障碍,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要明确界定政府的作用,实施法律和制度改革,彻底消除法规程序繁琐、公共服务环境低效等顽疾,推动湖北实体经济市场化、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科技创新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运用新技术,着力在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形成发展新动能,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驱动增长的根本源泉。
再次,要在市场主体培育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企业家这一创业核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立健全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机制,不断提升各类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要通过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推动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壮大“多极”促进平衡发展
关键词
一主两副多极
【会议精神】坚持实施“一主两副多极”战略,着力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按照政策精准、措施精细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落实体系,促进全省不同区域协调、协同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投资研究中心教授谢进城表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湖北也有反映。近年来,湖北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我省实施“一主两副多极”战略,正是结合湖北实际所提出的应对之策,让全省发展更加均衡。
中国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主两副多极”战略顺应了这一趋势。湖北应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机遇,发挥不同城市的作用。如武汉市要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武汉在全国、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襄阳、宜昌要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通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城市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聚集效应、极化效应,起到支撑、带动作用。
我省提出,制定支持“多极”竞相发展、特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更多的区域增长极和特色增长极,在县域经济方面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打造一批特色强县,也是符合当今发展趋势的判断。谢进城认为,“一主两副多极”战略不应是单纯的建城,没有产业依托的人造城,只能是没有灵魂的空城,是没有生命力的。每个城市、地区都应形成自己的主打产业,形成相互支持、竞现特色的格局。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并加以落实,是湖北的当务之急。“实施‘一主两副多极”战略,必须要强有力的有效投资支撑。”谢进城教授说。从长远看,湖北还要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和机制,为“一主两副多极”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培育先进制造“集团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促进产业不断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迈向高质量发展,绝不止“三去一降一补”。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传清表示,“木桶”里的水要装的更多,还要做好加法。“加法,关键是振兴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吴传清认为要主攻三点:
第一,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特别要体现创新驱动,按照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绿色化、服务化“五化”同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培养“集团军”。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产业、企业、要素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升级,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走廊。
第二,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湖北要把调存量同优增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到人力资本,湖北要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要有一批新的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必须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吴传清表示,我省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很有特色,比如桥梁工程、高速铁路、城市规划、数字媒体艺术等,创新设计能力世界领先。这也说明,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大有可为,要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产业不调,死路一条;产业一调,活力如潮。”吴传清表示,会议提出的这一思路,表明了我省产业转型的决心。湖北要围绕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民营经济支撑开放新高地
关键词
扩大开放
【会议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湖北自贸区先行先试作用,大胆试、自主改,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我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40年。湖北要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需要培育一批更具活力的新民营经济主体来支撑发展。”省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刘司可说。
传统民营经济多集中于商贸物流、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工商业,而新民营经济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领域,如光通信、人工智能、共享出行、新零售等,走“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民营经济的苏南模式,曾造就了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而温州模式让小商品走向大市场。刘司可表示,湖北要借力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改革,消除隐性壁垒,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创新型人才留省创业,率先将武汉、襄阳、宜昌打造成新民营经济集聚地。“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除了要培育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同样重要。”在刘司可看来,与北上广、苏浙相比,目前我省新民营经济在创新能力上还不够强,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数量不够多。湖北大学、长江大学等省属高校,应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共享经济等新经济领域相关专业设置,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此外,政府部门应科学引导新生事物发展,如网络直播版权纠纷,共享单车投放规模控制等问题。
目前,我省华创会、楚商大会、中部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开放平台已创出品牌。刘司可认为,湖北应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大胆引进国外科创企业、国际教育机构、医疗康养企业等经营主体,积极融入全球创新和产业分工体系,支持新民营经济主体做大做强,成为新经济市场里的行业龙头,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头号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
民生保障
【会议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做起,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快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最期盼的事,对症下药、用心操作,破解民生难题。这点到了民生保障工作的根子。”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教讲说,改善民生,首要问题就是要了解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真实需求。
罗教讲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公众需求的内涵变了。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了解了需求侧,才能做好供给侧。当前,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对民情民声民心调研了解不够,值得警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生政策出台前,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经济工作会议给我们指明了破解民生难题的钥匙和方法。”
罗教讲指出,一项政策落地只有符合当地实际,才能让老百姓有真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一项政策出台后,要跟踪问效、抓好落实。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以干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不能只看几个数字指标,关键要看老百姓满不满意、高不高兴。
罗教讲表示,集中力量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仍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号工程’,作为巩固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首要政治责任,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这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更是对湖北人民的承诺,相信在新的五年,湖北人民的福祉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罗教讲说。(湖北日报)
实施“八大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二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1月9日至10日,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在汉召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第一时间采访省直有关部门和权威专家,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走好七个“之路”聚力乡村振兴
解读嘉宾:钱远坤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我们将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乡村振兴高目标定位、全方位发展、分步骤实施、强力度统筹,落实走好七个“之路”和促进乡村全面发展、融合发展、优先发展、品质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着力落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专项改革的举措,大力推动实施“荆楚农优品”工程、农村电商工程、农业科技工程,推进农业生产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电商主体培育、人才培养,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着力落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举措,大力推动实施“三乡”工程、荆楚富美乡村建设工程、精准脱贫工程,组织好“三乡”工程规划布局、细化政策、推介对接、创新模式、分类指导等工作,吸引更多城市要素下乡,系统集成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支持“三乡”主体积极参与精准脱贫,推动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发挥更大帮扶作用;着力落实乡风文明建设的举措,大力推动实施文化传承工程;着力落实创新乡村治理的举措,引导把优秀的“三乡”主体培养成红色“头雁”,引领乡村治理外修新村、内修新风,帮助农民富口袋、富脑袋,推广“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模式。
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绿色发展
解读嘉宾:刘新池 省林业厅厅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贴上美丽标签,力戒走简单粗放的老路、弯路。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巩固绿满荆楚行动成果,加快推进精准灭荒工程,持续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绿色示范乡村创建工作,让广袤农村“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展美丽山水、绿色资源的产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养殖、花卉苗木、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村产出更多的绿色GDP,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农村现代化最高最美境界。荆楚大地,是一方沃土、一方净土、一方热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绿色发展,“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描绘“绿满荆楚美如画、水光山色与人亲”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共同富裕
解读嘉宾:涂胜华 省农业厅副厅长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要守住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资源平等交换、合理配置,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具体来说,要结合实施“三乡工程”,抓好三项工作:
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积极研究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探索建立承包权有偿退出机制。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小农户服务行动”,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实施“村集体经济壮大行动”,完善和落实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多种途径盘活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培育文明乡风 繁荣乡村文化
解读嘉宾: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普遍地富裕起来,农村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巨大发展。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之中。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内部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不平衡困扰着乡村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并未得到同步发展。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不单是要乡村经济发展和物质富裕,更要实现乡村社会进步和文化昌盛。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乡风文明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们的文明行为举止、良善的伦理道德生活,又包括深植人心的公共精神、源自时代的先进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乡风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又要努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物质建设易,文明建设难。乡风文明建设,要靠政府引导,更靠乡村人民自觉践行。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要注重发挥乡村人民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文明新风滋润乡村大地,使乡村文化重新绽放绚丽异彩,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繁荣乡村。
下足“绣花”功夫 聚焦深度贫困
解读嘉宾:胡超文 省扶贫办主任
2018年是脱贫攻坚战承上启下关键之年,我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集中火力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保再战再捷。
狠抓脱贫质量。提高脱贫攻坚实效,稳中求进,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切实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确保2018年实现104.6万人脱贫、963个贫困村出列、17个贫困县摘帽和28.6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做到“真脱贫、脱真贫”。
持续下足“绣花”功夫。聚焦“准实”二字,紧扣“六个精准”,瞄准贫困人口,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金融扶贫等措施。加大驻村帮扶力度,选派过硬工作队,确保驻村工作扎实有效。
发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认真落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稳定脱贫为中心配置资源,集中政策、财力、人才等优势,广泛集结部门合作、区域协作、社会帮扶资源。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统筹推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确保不留“死角”。
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树立脱贫光荣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落实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引导贫困户自主实现脱贫致富。
严格考核评估问责,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确保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件件有着落,个个见实效。
城乡融合发展 重塑城乡关系
解读嘉宾:宋亚平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为了贯彻执行党在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七条具体的实施路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党中央与时俱进,把战略路径由过去的“城乡统筹”调整为今天的“城乡融合”。按我的理解,“统筹”与“融合”蕴藏的内涵和意义是有明显差别的。“统筹”属于外部性的一种强制行为,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相关方因利益的非自主性而比较容易产生排斥与扭曲;“融合”则具有一种内生型的亲和感与包容力,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友好依存、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由于产业之间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分工不同,城市与乡村之间绝对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一定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鱼水交融的关系。所以,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崭新概念和战略方针,完全符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我们务必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去彻底破解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尽快实现城乡在政策对象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有效保障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充分发力,从而促进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强化内涵发展 实施质量兴农
解读嘉宾: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的在于强化和推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对接,通过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和坚定质量兴农之路,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增强农业发展质量,是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细化。
从我国农业发展演进过程看,在短缺经济时代,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多来源于增加供给,政策导向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满足农产品数量需求为第一要务,甚至不惜以加大投入、耗竭资源来实现短期供给量的快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居民收入增长所引致的市场供需环境变化,农业政策必须与时俱进,政策目标与政策方向必须从追求数量增长调整到关注质量提升,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以强化和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供给对市场变化的自我适应,加大市场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
在政策的着力点上,围绕“质量兴农”和强化“内涵发展”,做实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文章,如通过节药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来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空间布局调整、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类型优化以及打通一二三产业链条和促进产业相互融合,来提升农业发展的结构质量;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
创新乡村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解读嘉宾:邹进泰 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在人口流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农民思想观念、法治意识等诸方面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做到治理为了村民、治理依靠村民、治理成果由村民共享、治理得失由村民评判;必须把服务村民、造福村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在乡村治理机制构建中体现村民意志,保障村民权益,激发村民创造活力;必须为村民参与治理搭建平台,拓展渠道,丰富形式。
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确保农民群众各项民主权利真正落到实处。要建设法治乡村,帮助农民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一个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宜居乐业的法治乡村。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充分发挥德治礼序、乡规民约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坚持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结合。(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