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龙家岭,长阳渔峡口镇西坪村的一个移民安置点。白墙黛瓦红窗,依山而建的新民居落成已有两年了。
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忙年的乡亲们又想起前年底搬新家的事。
住在安置点上的谢生明说,点上的23户人家,原来都住在双龙村的三杨河,那里是个老山体滑坡区。为了安全起见,政府将他们就近集中安置到了交通便利、可垦土地多的西坪村龙家岭上。
搬新家本是件好事,可部分山林园田地处的方位、条件略有差异,个别移民户心里难以接受,以致人均一亩的“希望田”,僵持了个把星期迟迟分不妥。怎么办?
覃远奉骑着摩托跑来了,逐个讲政策,说道理。
“从覃远奉家到安置点,要走15公里的盘山路,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谢生明回忆说,分田地那阵儿,奉会计累倒了,被送到了镇上住院。“上午打完点滴,拔了针,下午奉会计又骑着摩托上了安置点。” 谢生明说。
大家被他感动了,主动要求把最好的园田分给几户家庭困难的村民。
“移民安置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23户早点住进新家,种上新园田,奉会计每天都是安置点、村委会、镇上几边跑。”村民覃世孔说,他挨家挨户上门填资料、送文件,忙活了个把月,终于帮23家移民户一一落实了户口转入,农村土地证、林权证等。
如今,安置点上装上了路灯,垃圾有人管有人运,小广场每晚有移民热热闹闹地跳土家舞。
住在安置点坎下的覃孔贵40多岁,自幼患有精神疾病,周边的乡亲都躲他。去年6月他父亲病逝后,他和患有眼疾的母亲连饭都吃不上了。
“奉会计带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也要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安置点的村民林书琅看着揪心,主动站出来,每天背着背篓给覃孔贵家送饭,默默坚持了半年多。6天前,村里把覃孔贵送到了精神病院,把他母亲送到了福利院。(三峡日报 记者 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