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宜昌工匠周磊:“铁裁缝”技艺高超创效益

2017-04-12 06:23  

周磊与技术工人交流工件的精度操作。记者吴延摄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这是唐代诗人郭震描写能工巧匠铸就名剑的诗句。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磊就是一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铁裁缝”,他曾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师、湖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积跬步方跃高远

3月31日,记者在不锈钢车间见到周磊时,他正指导徒弟对钢铁材料进行测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写满了严肃和认真。“作为技术工人,从学徒开始,就必须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周磊说。

1985年,周磊中学毕业进入当时的国营第403厂(现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从一个冷作工学徒做起,开始了和钢铁材料的一生情缘。

冷作工被形象地称为“铁裁缝”,就是把各种钢铁板材、型材按照图纸和技术要求做成产品。周磊一面虚心向师傅请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一面购买大量专业书籍学习。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工作中,周磊养成了思维缜密、处事冷静、善于总结经验的职业习惯,技术日益精湛。

2013年,公司承接一重要项目时,正逢周磊的父亲生病住院。公司签订的合同是4个月完工,为了不耽误工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除去到医院给父亲送饭,周磊的时间都是在车间度过,实在太困,就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时间紧、任务重,我只能两头跑。”周磊回忆说。最终这个项目按时完工,顺利通过验收。

关键项目显身手

作为冷作工高级技师,周磊主要负责大型钢结构焊接件的装配生产工作,并多次承担国际知名企业相关项目的生产任务。

2008年,周磊承接了一个项目——承制世界首台某机型电控共轨新型船用柴油机机座、机体和缸体等生产。没有先例可学,也没有资料可查,周磊就苦苦研究图纸,并根据以往经验,细心琢磨,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圆满完成了任务,使公司引进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柴油机技术实现了国产化。

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还被美国GE公司评为“全球最佳供应商”,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和周磊的付出分不开。从1998年接到该公司的首个订单开始,周磊便一直是产品的主要负责人。如今,已经成为GE公司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周磊参与研发国内首台某机型排气接管和涡轮发电机底座,先后攻克了双腹梁焊接变形控制、不锈钢系装配等多项技术难题,顺利通过首台海工产品质量认证,为公司赢得价值约500万元的后续产品订单。

为了让周磊更好地发挥“领头羊”作用,2015年初,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周磊劳模创新工作室”。

倾心相授传帮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工作中,不管谁的活儿,只要能帮上忙,周磊都热心帮助。公司每一个同事,都乐意同他一起干活儿。

一门工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工巧匠来传承和创新,周磊深知“一人红,红一点;全组红,红一片”的道理。作为装配组长和带班师傅,他在技术上对徒弟要求严格,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他们。在熟悉图纸、讨论工艺时,周磊要求徒弟们必须在场,而且要各抒己见,找出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办法。

“要先吃透图纸,再吃透工艺规范”,这是周磊每带一个徒弟要特别交代的。从业以来,他带过的徒弟近30人,对每一个徒弟,都倾心相授。技艺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革新。他希望徒弟们走得更远、更好。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在日复一日看似单调的重复操作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周磊说。(三峡日报 记者穆然、见习记者何冠英 三峡广电)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