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的“定”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宜昌记事之一

2017-12-26 07:07  

12月25日拍摄的绿色宜昌港。近年来,宜昌水运发展势头良好,港口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宜昌港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枢纽。 记者 黄翔 摄

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高质量发展,呼唤优质、重大项目来做“定海神针”。

即将走过2017,聚焦转型升级、注重提质增效的宜昌,“神针”添几许?“定”力增几何?

从“招大引强”看招商重点

三峡集团、招商局集团、海航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兵器装备集团……打开今年招商引资的名录,这些大型知名企业格外显眼。

而这,正是我市增加“定海神针”“定”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总结过去的成绩和经验时,明确指出:我市的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常被人“诟病”的化工项目,占比较重,但在“质”上的差距和不足显得尤为突出。

这样的“定海神针”怎能定得住!

要聚焦项目投资再发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强调,要突出重点招商,加大与大型国有企业对接,下大力气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宜昌。

大企业、强企业有如多米诺骨牌,能在项目落户时,触动产业扩总量、优结构、上水平的引擎,有力提升发展质效。

紧盯化工短板,我市组建“推进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赴南京、上海两地考察、学习,并成功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寻求战略合作。8月28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3年投资500亿元,助力我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紧盯新兴产业,我市与全国最大的麻醉药品生产企业人福药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医药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与通讯设备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欧拓集团牵手,在宜昌设立企业总部,依托移动终端制造和供应链管理项目,打造智能终端产业园……

突出招商重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主动出征,上京沪、赴深广,拜会了不少大型知名企业。

5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北京拜会了东土科技集团、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就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行交流。

12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又赴海口、深圳考察,与海航集团、招商局集团、比亚迪公司、华强集团等对接,为促进宜昌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凝智聚力。

链接:招大商、大招商,今年我市与大型知名企业加密对接,盯紧看牢,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合作意向合同化、项目化、具体化,促进合作事项落实落地,全年新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10个。

从“三顾茅庐”看项目推进

“这个项目落地,为全市的生物医药产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有望带来跨越发展。”宜都市副市长龙顶泉口中的项目,就是12月11日,宜都市政府与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再续前缘”,签约全国首家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治疗中心项目。

拟建的BNCT肿瘤治疗中心,年治疗能力30万人,依靠东阳光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的BNCT项目,有望在未来五年开启全国靶向治疗癌细胞的新时代。

“高精尖”项目的落地落实,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理性招商、“三顾茅庐”、大力推进。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谋划的“十大千亿产业”之一,在科学分析该产业的发展趋势、配套需求后,我市要求着力培育新动能和新经济增长点,确保招商实效。

在宜都扎根多年、七度追加投资的东阳光,特别注重向自主研发要活力,通过产品升级、产业升级,跨行业成长为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高科技大型企业;对全市来说,2001年进驻以来,东阳光以科技创新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动了宜都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转型升级。

是否还有潜力可挖?8月17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城区和东阳光集团董事长张中能会谈,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表示将共同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实施。

悬在空中不算落。8月30日在宜都东阳光公司项目现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次与这位“深耕”宜昌的企业家就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

12月6日在深圳东阳光总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又登门拜访了老朋友,双方进一步细化合作事宜、深化合作互信。

签约当天,不止是BNCT肿瘤治疗中心项目,宜都与东阳光共签订了总投资298亿元的合作协议,涵盖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

签约仪式结束后,宜都立刻启动保姆式、读秒式服务,就项目建设前期存在的资金、审批、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列出服务清单,明确办结时限,争取早日开工投产。

链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我市实行了每周通报、每月排名、每季表态、半年拉练、年终结账的监督考核机制。截至11月,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24亿元,同比增长13%。

从抢抓机遇看项目争取

集装箱船停泊靠岸,岸桥式起重机立即开始散货作业……12月20日,深冬的云池港依然繁忙。

翻开宜昌港务集团报表:今年前三季度,该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7655标准箱,在省内仅次于武汉港,成绩喜人。

地域优势,历史助推,宜昌成为长江航运转承节点,港口码头成为宜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出,要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机遇,把重大战略项目化、具体化,加快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联运枢纽、港兴城欣”。

白洋港就是机遇之果。探索解决长江水运“梗阻”难题,白洋港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支持项目和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关键节点项目。“3月21日,该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营后,在三峡大坝下游联运紫云铁路,为不少企业缩短了货物运输周期。”

把机遇效果最大化。今年,三峡枢纽港还投资近200亿元,实施了34个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位于三峡大坝上游的另一颗机遇之果——茅坪港。该港明年开港后,将与白洋港等一起,产生裂变效应,推动港口物流与保税物流、航空物流、智慧物流形成联动,初步形成综合立体大交通、对外开放大通关、跨区合作大平台的三峡翻坝物流体系。

长江岸线是稀缺资源,不可再生。我市在抢抓优势项目落地时,也面临着整合分散码头资源的难题。这,离不开优强企业的强力支持。

7月3日,招商局集团来宜考察期间,与我市达成共识:将在交通、物流、航运、游轮产业发展和园区综合开发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助力宜昌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12月7日,与我省达成合作协议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率团赶赴深圳,与招商局集团对接。双方围绕港口码头运营、旅游片区发展等具体事宜交换意见,并逐条对接业务板块,建立健全合作机制。

“新芽”正含苞蓄蕾,等待绽放。

链接:抢抓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临空经济区建设等重要机遇,我市还谋划推进海航通航产业园、三峡翻坝物流园、白洋长江公路大桥等多个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记者手记:

“质”不高、“量”不大的发展问题,我市用有效投资的“定海神针”破题。

何为有效投资?我市做出了有益尝试:

大的强的是有效。市委市政府紧盯重点产业,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专引特,用优质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催化生效。

落地投产是有效。市委市政府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扑下身子,一步步将意向变成协议、变成工地、变成企业,投产生效。

争取项目是有效。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细化成项目,加快推进,将战略、部署转化为我市的内生动力,发酵生效。

办法总比困难多。发展难题也好、瓶颈也罢,只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抓铁留痕的毅力和担当,我市不愁没有好发展。(三峡日报 记者 杨婧)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