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转型发展学昆山:坚持生态优先 在保护中发展

2017-12-26 07:00  

看昆山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昆山实现了经济与环境保护两翼齐飞。昆山连续十一年荣膺全国百强县之首,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也成效显著。2010年,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5城市获该年度“联合国人居奖”,2016年,昆山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昆山工业容积率高,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30%,但置身昆山,所到之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赏心悦目。”参加宜昌市“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产生强烈共鸣。

昆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成功要诀在哪?

“规划引领,生态倒逼产业转型。”昆山市环保局副局长陈银鸿介绍说。2013年昆山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生态文明行动计划,每年排出“百项生态文明实事工程”,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给予优先保障。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工作实施意见》,在江苏省率先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化调整。对现有地块按照“优先、重点、限制、禁止”四种类型论证开发,通过土地“留白”为未来留足发展空间。

严格准入,发展服从生态保护。昆山建立绿色招商准入指导目录,通过“联审联批”,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设置能源消费、水资源、土地开发利用等“高压线”。张浦镇曾因“占地面积大、资源耗费大”原因,否决了一个年产值百亿元、用工以万计、占地上千亩的项目。与此同时,舍近求远,从欧洲引进一个投资5000万欧元、年销售额仅10亿元的智能制造项目。

严格监管,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昆山建立生态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实行严格的“终身追责”和“一票否决”制,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排污企业“只有红牌没有黄牌”。今年以来,先后检查企业5423厂次,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296家企业予以立案处罚,处罚金额2568万元。建立环保信用体系,对502家企业环境行为进行评级,确保法人和自然人信用行为都留下真实、准确、可追溯的信用记录。

加大投入,大手笔做好生态修复。占地595亩的阳澄湖生态区一度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宝地”。为修复阳澄湖生态环境,昆山市将5个房产开发项目占用的300多亩土地置换出来,建起了生态景观区,实现了还湖于民。昆山城市生态森林公园占地3150亩,投入15亿元,通过拆迁改造,在城中营造天然氧吧。同时加强建设沿湖、沿河、沿路和产业集中区周围的生态绿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

思宜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通过“绿色、转型、跨越、小康”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134家化工企业“关、搬、转”,首批已依法关停企业25家,到2020年全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将全部“清零”。集约节约利用岸线,加快推进码头资源整合,取缔非法码头151个。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任务艰巨。

“宜昌如何破解矛盾、走绿色发展之路?”复旦大学陆德明教授与宜昌学员交流时建议,把生态保护当作重大机遇,从规划管控入手,从环保突出问题切入,从产业转型发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谋发展

“昆山跨越转型、绿色发展之路表明,发展、保护是有机统一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燕乃玲在总结昆山之路时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将宜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要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坚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辉庆在集中研讨时说。

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推进水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立法,构建宜昌市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完善巩固“环保+公安”执法模式,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坚决制止和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发展必须严格依法管理,依法治理,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线,形成全市依法治理生态的浓厚氛围,达到生态治理的新常态。”市公安局环保警察支队支队长李鸿飞说。

用行政手段监管环境。市环保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彩容建议,统一国土、规划、环保等“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将保护贯穿于项目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等全过程,实现多规融合,多规合一。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完善督察、交办、巡查、约谈机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终身追责”。

用市场手段修复环境。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胡文渊实地考察昆山市傀儡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后,建议“利用市场手段,推动污染治理从‘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和第三方治理’转变”。推进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及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引进第三方负责流域综合治理的合同管理模式,实施一批山、水、林、田、湖、气等生态修复项目,把宜昌建成人人向往的绿色生态宜居之城。(三峡日报 记者 章良)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