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回眸:宜昌“五个强化”护佑绿水青山

2017-12-26 08:21  

原标题:共抓长江大保护 建设美丽湖北——201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回眸

图为:丹江口环库路

环保世纪行,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品牌”活动,已进行二十五载。

根据省委有关工作要求,201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紧盯省人大《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贯彻实施,聚焦全省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发挥法律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合力,上下联动有力推动了美丽湖北建设。

着眼湖北绿色发展大局 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省份,保护长江生态是湖北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今年1月,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将长江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落实《决定》要求,全省上下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以及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纳入“七五”普法和各级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内容,各新闻媒体根据各自特点开展了多形式宣传报道。

通过开展学习宣传,进一步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法治观念和环保责任意识,提高践行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强大舆论氛围。

着眼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打造活动“升级版”

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顺势而动,依势而为,赋予了环保世纪行新内容、新要求,用改革创新办法,将人大监督与开展活动有机结合,打造“升级版”环保世纪行。

创新工作方式着力。坚持省市人大联动,坚持人大、政府、社会联动,构建分工负责、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实行上级人大督导下级人大、同级人大监督同级政府,共同推进《决定》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201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工作会议,组成8+6个督导组,全省17个市州开展全方位督导。

聚焦突出问题下手。列出96个突出环境问题清单,以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突破口,持续发力,跟踪问效。各新闻媒体聚焦“三个一批”(集中曝光一批、监督整改一批、宣传推介一批),将集中采访与突访暗访、先期采访与后期跟踪、专题报道与深度报道、公开宣传报道和内参通报专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突出环境问题解决。

目前,共有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23家积极参加,编发新闻报道532篇,各市州共编发新闻报道1601篇。

形成监督合力使劲。注重发挥人大工作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社会群众监督合力作用,实现监督工作的闭环效应。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督导检查、新闻媒体集中采访、委托第三方开展自然资源审计、开展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措施,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整改力度,推动我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着眼长江大保护 督促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2017年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以来,根据省政府机关部门监测数据,在建立规划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生态保护、推动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率先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编制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和五个专项规划,河湖长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等制度体系初步构建,初步建立1.14万亿元项目库和1000亿元长江大保护投融资平台。

实施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方案,强力开展专项督查和专项整治,对全省658家化工企业和53个化工园区开展排查整治,取缔长江干线非法码头367个,整改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问题62处,核查入河排污口1235个,全省畜禽禁养区关闭和搬迁畜禽养殖场4574个,拆除围网养殖118万亩。

截至11月,我省环保世纪行聚焦的96个环境保护整改问题,已经整改到位的有24个,年底前将完成整改的有34个,其他38个突出问题按照时间节点正在积极整改。

武汉

坚持水岸同治 兴“四水共治”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率先行动、主动作为,以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为抓手,持续推进“四水共治”“两江四岸”综合整治、湖泊保护治理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启了生态化大武汉新征程,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坚持精准发力,加大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力度,护“一城净水”。严格沿江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全面推进城乡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陆续制定了20余部地方性环保法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均系全国首部地方立法。

坚持水岸同治,兴“四水共治”。防洪水,确保安澜。8个河道堤防重建项目、138项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已完工,24座小型病险水库主体工程已完成,防洪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排涝水,能力倍增。实施排水防涝工程,集中攻坚江南泵站等一批项目,16个重点排涝项目于汛前实现通水运行,排涝能力提升约50%,创造了“四水速度”。治污水,系统治理。完成三金潭、黄家湖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全市26座污水处理厂的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316万吨/日。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总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394.5万吨/日。保供水,服务民生。实施供水保障工程,加快实施“供水布局大调整、制水工艺大提升、供水管网大改造”计划,全力推进二次供水改造、水厂升级改造、供水管网和转压站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等。

襄阳

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

今年以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决定》,以环保世纪行活动为契机,立足当地实际,紧紧抓住饮用水源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产养殖拆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加大监督力度,形成环境保护高压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坚持“五个结合”,加快推进《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襄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进程;聚力“三项监督”,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充分发挥环保世纪行成员单位作用,综合运用市县乡三级人大法律监督,人大、政府、社会工作监督,集中曝光、监督整改、宣传推介“三个一批”舆论监督等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通过强化监督执法,累计发现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512个,立案查处129个,督办整改191个,一大批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突出“多方联动”,推动建立常态长效“制度笼子”。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聚合力,推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清理了一批“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的规章和文件,分类制定完善了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生态保护补偿、水资源科学利用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实扎紧“制度笼子”。

同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公民提升环保意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生态环保格局。

宜昌

“五个强化”护佑绿水青山

宜昌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的重大使命。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环保世纪行活动工作会议以后,宜昌市人大常委会高点站位、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五个强化”大力推进环保世纪行活动。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高位推进。党委重视、人大主导、政府行动,形成了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的强大合力;强化科学统筹,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召开环保世纪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包括新华社、经济日报、湖北日报等23家媒体参加。抽调21个市直部门负责人,组建了7个督导小组,对全市14个县市区(含高新区)贯彻落实《决定》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地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强化宣传教育,开展“五大活动”,包括举办一场专题法治讲座、开展一次企业环保法治体检、印发一批环保法治宣传手册、组织一系列媒体宣传活动、开展一次环保警示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出台《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出台《宜昌市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宜昌市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办法》以及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发《关于深化履职尽责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考核;强化监督整改,实施“三个一批”。世纪行活动以来,宜昌全市环保部门行政处罚立案数73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数42件,涉及罚款金额970.73万元。

十堰

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家园

十堰市把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决定》,以“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家园”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环保世纪行活动。

加大改革创新,探索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模式。创新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营新模式,积极探索PPP模式,下发《关于实行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委托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

加大五河治理力度,确保河流水质达标。大力推进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等五条不达标河流治理工程;加大环境监管,铁腕铁规治理环境污染;加大控制面源污染,积极改善水生态环境。扎实推进重点水库网箱清理。对丹江大坝核心区、太极湖核心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点水域网箱养殖实施全面清理,共拆除网箱13.8万只;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全面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强化岸线管理和排污口整治。以河流、水库为巡查重点,以汉江流域为整治重点,以违规设置排污口、筑坝拦汊、侵占水面、弃土弃渣等水事违法案件为督办重点,对全市河流、水库水事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和依法查处。

加大环境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组建新《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务院、省政府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宣讲团在各县市区巡回宣讲,重点对企业管理人员和环保工作人员进行专题法律培训,促进企业经营者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荆门

为碧水长在鼓与呼

荆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共抓水资源保护、建设绿色生态荆门”为主题的环保世纪行活动,对饮用水源保护、水产养殖拆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环保情况进行宣传,在全市形成了环保的高压态势,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打好“组合拳”。将环保世纪行与地方立法、代表重点建议、听取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结合起来,深入调研饮用水源保护情况、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和《荆门市生态环境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组建突击“小分队”,对部分企业环保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掇刀区迎春一塑料厂、京山永鑫工贸实业公司分别存在污水直排、矿废物油随意存放的现象,当即予以曝光、查封、扣押。

选取长湖拆围和竹皮河治理作为典型重点宣介。呼吁多年、关注多年、整治多年的长湖拆围攻坚战全面告捷。竹皮河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实施以来,已完成了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安装截污干管5590米,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86%,竹皮河水质得到大幅改善。

高度关注热点。漳河水库是荆门市中心城区唯一饮用水源,近年随着漳河旅游的快速发展,库区内游船队伍规模激增,对漳河保护产生巨大挑战。漳河海事局成立防治船舶溢油污染应急中心,所有营运船舶安装了污油水舱(柜)或配备生活垃圾回收桶和油污水回收桶,确保适航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处于有效状态及全过程“零排放”,报废的13艘老旧船舶已全部上岸处理。(湖北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